——《北京晚报》(2018年9月26日)
景红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主任
9月是国际血液肿瘤认识月。提到血液肿瘤,很多人首先想到白血病,如造血细胞髓细胞病变引发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其实,其他造血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或浆细胞恶化发生的肿瘤也是血液肿瘤,分别称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和多发性骨髓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景红梅主任表示,慢淋和多发性骨髓瘤多发于老年人,及时纠正血液肿瘤认知误区,将有利于患者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一:血液肿瘤是不治之症
多发性骨髓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率虽然不高,分别为1-2/10万和0.27/10万,但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持续增加,患者数也随之增加。血液肿瘤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可怕,患者无需过于紧张。
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处在不同阶段的患者有不同的医疗解决方案。血液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景红梅主任举例说,九十年代,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只有两至三个方案,患者生存期仅为2-3年,二十一世纪初,以硼替佐米为代表的新型治疗方案被应用到临床中,治疗方法随之增多,患者生存期也大幅延长。乐观的是,有些患者的生存期可长达十年以上。另外,在研的治疗选择还包括CD38单抗和CAR-T.
对于慢淋的治疗,近年来还涌现了如伊布替尼这样的一线口服治疗方案,患者可以不用住院,选择门诊或在家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有助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二:指标改善就停药
血液肿瘤发现后的早期治疗很关键,关系到患者复不复发,什么时间复发。治疗初期药物的选择、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做出科学评估,更离不开患者的配合。景主任发现,如若患者规范治疗,依从性好,生存期可延长一倍。
血液肿瘤的早期治疗,要求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合格后,还要再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否则可能会使复发提前,增加后续治疗难度。去年,我国已将多种肿瘤治疗新药纳入医保,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据了解,有些进口药物纳入医保前,患者每个月要负担3万元,实现医保报销后,患者每个月只需支付2000元左右。
误区三:血液肿瘤患者需要额外补充营养
血液肿瘤的病因尚不明确,与基因、年龄、环境等多因素相关。免疫力低下被认为是致病和复发的因素之一。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发挥身体正常免疫功能,有助于远离血液肿瘤。
景主任认为,血液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正常饮食即可。肿瘤依靠吸收营养长大繁殖,过多的营养品和保健品未必适合血液肿瘤患者。
相关链接
血液肿瘤发病早期有迹可寻
血液肿瘤如果能早期发现,及时监测、干预,不但患者少花钱,身体也会少受罪。慢淋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但体检项中的白细胞总数增高,且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是慢淋的早期信号之一。体检者需予以足够重视,到血液科复查。
骨髓瘤患者症状多不同,有人骨头疼,有人肾功能异常,往往首诊于骨科或肾科,只有少数患者表现为贫血和乏力,可能会到血液科就诊。建议中老年人出现骨痛、肾功能异常、高钙血症、贫血(乏力)和反复感染等症状时,应同时到血液科就诊。另外,体检中,如发现尿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指标异常,需要到血液科进行血尿M蛋白检测等相关检查,进一步排查多发性骨髓瘤。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