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12月24日第A02版,危重医学科薄世宁医生科普疾病是突然发现的,不是突然发生的。
我是一名ICU医生,过去22年里,我一直在临床一线。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很多病没有症状啊,发现就是中晚期,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的病没有症状,这背后的机制是什么?
以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为例。胃病发展成胃癌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胃癌的患者早期就没有明显症状。以前,在没有明确胃癌病因时,主流观点认为,胃病是由刺激性食物、胃酸过多或压力过大引起的。但是后来发现,即使避免了这些因素,胃癌的发病率依然很高。到了1981年,澳大利亚医生马歇尔和沃伦提出,胃里有种叫幽门螺旋杆菌的细菌,可能和胃病胃癌有关系。
这种细菌你肯定听说过,它到底有多厉害?就连铁块进了人的胃都能被腐蚀掉,几乎所有的细菌遇到胃酸都得死,唯独幽门螺旋杆菌例外。它确实能在PH值低到2.0的强酸里存活。
一直到1994年,持续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导致胃癌这个观点才得到公认,世界卫生组织把这种细菌列为一级致癌物。2005年,马歇尔和沃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加深了人们对慢性感染、炎症和癌症之间关系的认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从慢性的、持续的甚至没有症状的细菌感染发展成胃癌,中间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所有严重的慢性疾病,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突然发现的。实际上,很多疾病其实完全可以预防,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从何防起,更不懂得其中的道理。
我经常遇到发展为晚期才来看病的病人。比如肠癌,肿瘤已经长到把肠子都堵住了,形成梗阻了,或者已经发生远处转移了,患者才到医院来看病。这是因为,大部分病人早期都没有任何症状。人体之所以能够在疾病状态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出现明显的症状,是因为人体有一种代偿机制。
所谓代偿,是指身体某些组织或者器官因为持续受损,已经没办法修复原样了,人体就调动没有受损的部分,加快补充或者代替受损的部分完成工作。比如冠心病病人的血管狭窄了或是堵了,这根堵了的血管周围的小血管就会变粗、变长,甚至长出新生的血管,替这根堵了的血管,来给心肌供血,防止发生致命性的心肌梗死。
所以,经常犯心绞痛的老人反而不容易猝死,就是因为有代偿——长期的心绞痛,已经让病人狭窄血管的周围长出了新的小血管。反而有时候年轻人心梗了,更容易死亡,就是因为,还没有形成这些用以代偿的血管。
人体的代偿,能够让器官在持续损伤的状态下还能基本上满足功能,也就是凑合着用,所以才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是,代偿是人体不得已而为之的机制,是妥协。代偿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器官的基本功能,也就是为了保命。只有到了疾病晚期,代偿不动了,或者超过极限了,症状才会出现。
如果能去除病因,病情还可以逆转。但是如果病因持续存在,时间长了,早晚还是会出问题,会出现症状,甚至有些慢性病可以发生癌变。也就是说,代偿带来了妥协的生存,但是时间久了,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不要抱怨身体为什么突然垮了,而是你要明白,身体为了保护你,可能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牺牲。知道了代偿这个重要的原理,你就知道该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慢性病了。
我的建议是,既然很多慢性病在早期没有症状,那么我们就要主动筛查,及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针对有些病毒、细菌的感染,比如HPV、乙肝病毒等,我们可以从源头上预防,或者从中间环节阻断,以有效阻止慢病的发展。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通过专业的医学知识来学习和了解。基于此,我在业余时间做了大量科普工作,在抖音、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上分享一些医学知识,并且在今年11月出版了我的第二本书《命悬一线,我不放手》。这本新书记录了我在ICU一线20多年里最有代表性的19个案例,每个案例反映了不同的主题,不仅是某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难题。了解这些案例背后的故事,可以帮助大家打破医疗信息的壁垒,更重要的是每个案例背后的分析,比如病人和家属应该怎么找专业的医生、如何与医生一起共同决策,等等。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有必要也有义务对自己的身体有更多的了解,知道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身体的机制,以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保障身体健康,做我们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守护者。
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Dg2Mjg4Mg==&mid=2651805066&idx=6&sn=3cc4b9e3dfa9e7e1a4ca5810269986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