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1年度优秀青年医师奖揭晓,六位年轻的医生各有特色,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发挥着光和热,点亮了自己,也温暖了别人。
“踏实做事,认真履职”是她恪守的工作准则。她用心对待临床工作,为广大患者解决临床问题,多次参与疑难危重病例救治。她热爱教学,教学相长,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她脚踏实地,从临床问题出发,积累科研成果。疫情来袭,她白衣执甲,义不容辞。一年援藏,一生藏缘,她是藏族同胞永远的安吉拉!未来她将不忘初心,继续北大医学人的医者担当!
今天我们向您介绍的优秀青年医师是:魏慧
2017年入职北医三院
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风湿免疫疾病、肠道菌群
最喜欢的一句话
鉴天地,敬众生,见自己。
万物有灵,众生平等,生命可贵。在从医道路上,面对纷繁复杂的疾病,面对患者生命的重托,唯有永怀一颗敬畏之心,不断自省、不断努力进步,才能不负生命健康重托。
成长经历中最难忘的事
2020年7月30日,我作为北医三院最年轻的援藏队员,来到雪域高原,参加中组部第六批“组团式”医疗援藏,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血液内科开展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
北医三院第六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合影
很荣幸,第一次进藏是以援藏队员的身份。这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援藏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炼金石。
在与第五批援藏队员做好工作交接后,我迅速投入到临床工作中。而初到西藏,强烈的高原反应是我首先面对和需要克服的挑战:心率达到140次/分、氧饱和度只有69%,时刻忍受着剧烈的头晕头痛、恶心、呼吸困难。如果是在北京,这样的心率和氧饱和度指标,已经是危重患者。
床旁查房时为患者查体
作为西藏自治区唯一的风湿免疫疾病诊治专科,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血液内科是全西藏风湿疾病疾病患者的“兜底”医疗单位,病人数量多且病情危重。面对众多患者的生命相托,我必须要尽快适应高原的工作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论是每日床旁查房、教学查房、出门诊或是组织、参加全院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远程会诊,我的步伐也开始“健步如飞”。
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每日床旁查房
后来,时常跟同事们开玩笑,“再遇到危重患者不用慌张,我的指标可以作为参考”。而自己的“危重”指标,也让我在面对患者时,更多地站在患者的角度,将心比心,理解患者的感受。
在北医三院进行教学查房
风湿免疫疾病由于其复杂性高的特点,许多患者来到拉萨看病时,往往都合并多系统受累和脏器功能衰竭,救治非常棘手。
还记得一名外院转诊的25岁的重症狼疮姑娘,来诊时病情极其危重,患者已经处于昏迷状态,高热、血液三系减低、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衰竭、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心包压塞、多浆膜腔积液、肺泡弥漫出血、胰腺炎……
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和科室,开展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多学科倾力合作。大剂量激素冲击、环磷酰胺静脉给药、血浆置换、肾脏替代治疗、心包穿刺引流、输血输血浆等当地具备的治疗手段轮番上阵,经过近1个月的角力,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出院的那天,患者紧紧握着我的手,不停地说“突吉切(藏语“感谢”)”并敬献了哈达。在之后的多次门诊随诊中,患者的病情非常稳定,各项指标都基本正常。时至今日,每当回想起这次经历,我都为她由衷地感到高兴。
“组团式”援藏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能向36个不同学科优秀的同事们学习,不断汲取知识。我们一起诊断了西藏地区首例罕见病非结晶型LCPT(轻链肾小管病),一起参与危重孕产妇救治,一起诊治T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感谢三院大本营的支持,老师们给予了很多远程诊疗意见。
援藏期间,利用休息时间到社区义诊
这一年中,我参与建立高原病研究中心;此外,同援友们一起,利用休息时间去社区义诊,去边疆军营义诊,深感基层医疗之不易。援藏这一年成长很多,也收获很多,很开心能为边疆医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一年,我克服了很多困难,但既有付出后的快乐,也有被需要的满足,更有沉甸甸的信任。
一年援藏,一生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