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文化 > 人文三院 > 正文

【生命时报】刘忠军 让手术创伤越来越小

作者:生命时报 来自:生命时报 时间:2017-01-09 文章点击率:

——《生命时报》(2016年12月30日第14版)

不到半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军主刀完成了两项世界首例:6月12日,为脊髓瘤患者袁先生更换5节脊柱,成功完成世界首个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11月15日,为云女士主刀完成世界首例包含上颈椎的四节颈椎切除手术,并为其安装全球首个涉及上颈椎的大跨度3D打印人工椎体。目前,袁先生开车、骑自行车已不在话下,云女士也恢复得很好。

虽为世界知名的“一把刀”,刘忠军一点都不迷恋手术,甚至内心梦想着有朝一日,外科医生能彻底放下手术刀。“很多疾病需要手术切除,可在去除病人痛苦的同时也会带来创伤、出血等问题。”刘忠军说,现在很多疾病尤其是骨肿瘤,综合疗法越来越多,如果只强调手术反而可能治不好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创伤。每个外科医生手握手术刀时,必须有一个最根本的理念,那就是在损伤最小的情况下,把病人的病治好,而不是“炫技”手术做得多快多好。

浏览病人写给刘忠军的感谢信,记者常看到这样的话:“感谢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康复后的每一口饭都很感恩”“您让我们有亲人般的感觉”,还有一位病人康复后在家高呼“医生万岁”……

听到病人这些感激的话语,刘忠军笑道:“我们常讲,医生要把病人当上帝,其实病人也把医生当上帝。如果能把他们的病治好,他们真会拿你当救命恩人。做医生,必须担起救死扶伤的责任,对得起病人的这份信任和期待!”

原文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smsb/html/2016-12/30/content_1739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