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没有像以往那样轻松和欢乐,时隔17年,我们又一次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恰逢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时期,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对自己负责,就是对抢救室每一位患者负责。戴好帽子口罩、穿上隔离衣、佩戴护目镜,又一轮班开始了。交接班完毕,床旁看病人、查看化验、核对医嘱、查房、交代病情...
“内科,5床心率快!”
我闻声到床旁,此时患者浑身湿冷、大汗。心率170多次/分,收缩压从90mmHg降到了60mmHg。这是一名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来诊时严重酸中毒,pH仅6.9,乳酸大于15mmol/l,接诊医生及时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积极纠正休克,药物治疗,病情曾一度好转。经过初步判断,考虑目前再发活动性大出血。
告知护士快速补液扩容、血管活性药物升压的同时,迅速联系输血科紧急输血,消化科三线行急诊床旁胃镜,仔细寻找,确定出血部位,镜下止血,耗时近1小时,出血停止了,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稳定。
“喂,抢救室吗?留观要转进来一个咯血窒息的病人。”
电话挂断,我们开始迅速准备——护士熟练地连接着负压吸痰装置及呼吸机管路,医生准备气管插管用品、设定呼吸机参数……争分夺秒,留观室的医护人员已经建立了高级气道,无缝衔接,我们充分清理气道内的异物,连接呼吸机机械通气……
经过积极抢救,患者氧合逐渐上升,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
护士小黄拿了张血气单进来,氧分压只有30多mmHg。不明原因的呼吸衰竭在这个特殊时期,需要格外警惕,严格把关,要对抢救室的每一个患者负责。反复和家属确认,没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及呼吸道症状。检查体温正常,肺部也没有阳性体征,没有呼吸系统感染的证据。
我们把病人安置到抢救室,给予初步的处理。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最终明确为中高危肺栓塞。积极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
伴随着一阵急促刺耳的汽笛声,救护车拉来一位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几乎同时一位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也被推了进来。
这边两名医生本能地第一时间冲上前,分别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标准化的通气管理和胸外按压。三名护士以娴熟的动作分别连接心电监护,进行药物复苏以及计时并记录护理记录。另一边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围绕在9床患者身边,快速连接监测,面对因大量失血充盈极差血管,急诊护士凭着过硬的技术,“一针见血”建立双静脉通路积极液体复苏,稳定患者生命体征。
抢救室危重患者多、任务重。我们密切分工合作,争取以最少的人力、最短的时间进行患者的救治,保证有条不紊。
紧张、忙碌的抢救过后,跟患者家属沟通病情,突然一名家属很紧张的问:“大夫,你说我们在医院会不会被传染上新冠肺炎?天天在家待着都害怕。你说我大半夜去街上遛达一圈会不会被传染?这个病毒怎么这么厉害,太可怕了,你们有没有内部消息,什么时候能过去?”眼神里充满了焦灼不安。
我们安抚过家属,科普一些小知识,继续投入工作。
“又来个意识障碍、要插管的!”
医护人员再次奔向患者,氧合不能维持,生命危在旦夕,准备插管,暴露声门,置入气管导管,拔除导丝,充气固定,判断位置,后续有创机械通气……默契的配合,一气呵成!
“内科会诊谁负责?有个病人要请内科会诊”
“好,病人什么情况?”继续接诊药物过量的患者,房颤、心衰的患者,感染性休克的患者……
抢救室值班,繁忙而充实,感觉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交给下一班的同事小伙伴们,坐上出租车准备回家。
司机师傅突然回过头问我:“您是三院的大夫吗?”
“嗯。”
“辛苦啦!这个时候迎难而上,个个都是好样的,向你们致敬!”
短短一句话,心里一阵暖。
急诊就是瞬息万变、生死一线、分秒必争。一个用双手托起生命的地方,这件白大衣承载了生命的重量,同样也承载着我们的信仰和梦想。在这里有时候可能忙得吃不上饭、喝不上水。可每当看到患者恢复健康,听到家属一声谢谢,都会为自己的职业感到无比自豪。
这场来势汹汹的风暴仍在蔓延,但任何一场灾难面前,我们都不怯懦。因为生命的转机和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是责任,是使命。
坚守,坚守,胜利在望!
驰援武汉的同事们,我们都是彼此坚强的后盾,我们守好家,也随时准备着接过你们奔赴前线。疫情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以心手相牵、紧紧团结的力量,全力以赴,同迎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