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职业病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王世俊教授致力于职业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60余载,成果斐然,桃李满天下,为我国职业病学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白手起家,在艰难中起步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的劳动卫生状况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我国的职业病医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如何保障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身心健康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的重大问题。
1958年,北京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建院,并被上级确立为北京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学医院,时任院长左奇高度重视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决定成立内科职业病组,内科副主任王世俊教授怀着满腔热情接下了这个重担。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面对没有专业人才、没有先例病人、没有教学材料的“三无”困难局面,王世俊一边查阅、翻译国外文献,一边带领职业病组同事深入工厂一线,边治疗、边学习、边研究。建科不久,北京市东城区发生了一起急性汞中毒的群体事件,王世俊连续驻厂十多天,观察现场作业环境,为工人做体检和化验,总结出了一份有关鎏金工急性汞中毒的调查报告。
“我们的口号就是下厂!下厂!”。不管是做临床、搞研究,还是带学生、开讲座,王世俊总是强调要掌握劳动现场职业危害的第一手资料。他带领全科人员深入调查了北京市和外地上百家工厂、矿山:为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为企业建立完整的职业卫生档案,从而为职业病防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59年8月,王世俊在第一次全国劳动卫生和职业病学术会议作了鎏金作业工人汞中毒治疗经验的交流,使北医三院职业病科在国内同行中崭露头角。“我这才算是入了门,一只脚踏进了职业病专科的大门。”王世俊谦逊地说。
勇于探索,在创新中发展
“做学问,不能盲目,更不能闭门造车。”王世俊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坚持把从实践中拿到的第一手资料和最前沿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及手段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创新。
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附近的工厂发生多例铅、汞中毒的病例,面对饱受折磨的患者,王世俊下定决心尽快研制出特效药物。通过查阅文献,他发现治疗血吸虫病的二巯基丁二酸钠(DMS-Na)对于急性锑中毒有效,那么这一药物是否同样适用于铅、汞中毒呢?王世俊决定一探究竟。“当时每天都需要留足患者所有的尿液,测定金属浓度,一点都不能丢。”那些天他几乎24小时待在病房里,标本收集好就立刻检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严格的实验,他们最终发现,二巯基丁二酸钠有驱排多种金属的效果。
1964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北京医学院学报上,反响强烈,这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是一个大的突破,解决了重金属中毒没有特效解毒剂的难题。同年,全国劳动卫生职业病学术会议在沈阳召开,王世俊的研究成果得到与会人员广泛赞许与认可。随后,该研究成果在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又在马尼拉召开的亚洲职业卫生会议上宣读,引起国外学者的兴趣和关注。王世俊带领的北医三院职业病科因此具有了极高的学术影响力。
王世俊多次被评为北京医学院和北京市的先进工作者。他带领的北医三院职业病科也先后获得多项殊荣,陆续承担并完成国家七五、八五、九五重点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教博士点基金课题,获得过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市级科技成果奖,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高水平文章,进一步树立了该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严字当头,在教育中传承
王世俊在做好临床和科研工作之余,一直致力于职业病学人才的培养,呕心沥血,诲人不倦。
在王世俊的建议下,在1961年,北京医学院开设了职业病课程,为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增添了一门新学科。王世俊素以学风严谨而著称,每次讲课前都会认真备课并翻阅近期书刊,力求每次讲课都有新知识、新内容;他撰写的学术论文简短扼要,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翻阅大量文献才定稿的。此外,他多次举办全国性职业病医师高级讲习班,亲自授课,为提高我国的职业病临床水平做出了巨大努力。“文革”后,王世俊教授在全国率先招收职业病临床研究生,并在1984年为国家培养出第一个职业病专业的医学博士。
王世俊一贯重视对学生和青年医师的培养,他认为培养年轻力量、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是今后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对待。为鼓励中青年医师积极工作,他曾建议对35岁以下的年轻医师和科技人员的论文设立评议制度,对优秀者给予奖励。在工作中,他对年轻人耐心指导、严格要求、大胆提携,使他们能尽快地成长。他查病房时,总是以一个普通医生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工作,从不对下级医师或护士呵斥责备。对别人工作中的缺点和诊治中的偏差,他也不急于批评,而是平等讨论,循循善诱,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让问题在切磋探讨中得到澄清,使大家都能心悦诚服地改正缺点。
“莫道桑榆夕阳晚,勿须扬鞭自奋蹄”,尽管王教授年事已高,但他仍笔耕不辍,将自己数十年的学术心得无私地留传后人。王教授奋进不止的精神将在一代代职业病科人中传承,激励着大家不断发展国家的职业病防治事业和推动职业病学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