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笑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学术研究领域为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早产儿管理,高危儿随访及早期干预。主持和参加国家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50余篇。主编《新生儿重症监护医学》等9部专著,参编《实用新生儿学》等17部著作,主编育儿科普读本27本。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始终坚守在儿科临床一线,并参加医院新冠诊疗专家组会诊工作,积极参与线上医疗咨询服务,业余时间承担了大量网络专业授课和科普宣教工作。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阻击战卫士”称号。
“童姥姥, 我回来看您啦”,近日,6岁的小石头像往年一样,在父母的带领下,又回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看望他的“家”人——童笑梅主任和当年救治他的儿科医护们。
挑战医疗极限,抢救“巴掌婴儿”
时间回溯至2014年6月24日,小石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出生,胎龄仅24周,体重只有一斤多(610g),出生后,小石头被紧急送到北医三院儿科重症病房的暖箱里,成为当时国内胎龄和体重最小的早产儿。在我国的医学报道中,彼时还没有“巴掌婴儿”存活的先例。无疑,要救治小石头,童笑梅和团队就要挑战现有医疗的极限。
穿上白大衣就意味着扛起了责任,童笑梅带着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里的25名医护人员24小时守护着小石头。第1天,他发生了多次呼吸暂停,医护们就用复苏面罩轮流做“人工呼吸” 和心脏按摩,如此反复闯过了十余次呼吸关。小石头挺到了第3天,除了每天要和十几次的呼吸暂停作战,他还要闯过喂养关。
找不到合适的喂奶器,护理人员就用注射器通过插进小石头嘴里的胃管将奶一滴一滴送入胃里,一天8次,每次喂0.5毫升。第7天,小石头的肺部感染越来越严重,还出现了败血症。
为了控制感染、减少药物刺激、保护小石头脆弱的血管,童笑梅决定为小石头更换中心静脉置管——将导管从手臂的静脉穿刺进去,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
第30天,小石头的体重从610克增至1000克,每天的奶量从0.5毫升增至11毫升,而且拔除了气管插管,能够适应自主呼吸。经过100多天的日夜看护和抢救治疗,小石头在顺利出院回家。
在医院的日子里,小石头一共战胜了呼吸衰竭、双侧脑室内出血等19种疾病,仅仅呼吸暂停的生死抢救就经历了700多次。童笑梅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每天帮助小石头一点点往前努力。”
小石头出院后一直在北医三院儿童健康发展中心进行定期随访。6年过去了,如今小石头已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北医三院儿科大家庭,像“小石头”、“小富贵”、“小铁锤”、“小花儿”这样的早产儿还有很多,在童笑梅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创造无数生命的奇迹,健康成长,给许多家庭带来欢乐。同时,童笑梅也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医者的幸福和荣耀!
守护患儿健康永远在路上
从医35年,童笑梅扎根儿科一线,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以扎实过硬的业务技能、勤勉的工作作风,用女性的温柔和坚韧,为无数的孩子和家庭带来欢声笑语。
谈及选择儿科的初衷,童笑梅说,她选择儿科源自儿时的经历。从刚记事起,童笑梅每周都会因急性扁桃体炎发高烧被带去医院打针、吃药,常常是刚停药就又来一次新的循环。她说,“我学医就是想让生病的小朋友,少受打针吃药的罪。”
1985年,童笑梅报考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科专业研究生,成为儿科研究生招收以来第二批入学的新生。从那时起,童笑梅就践行她的医者初衷:努力为患儿解除病痛。
在儿科深耕20余载,童笑梅于2006年担任北医三院儿科主任。上任以来,童笑梅带领团队继续重点打造新生儿专业和儿童保健专业,在此基础上加强重症医学、消化、呼吸、内分泌、神经、肾脏、心血管、风湿免疫、超声诊断等专业发展。特别是在危重新生儿救治、早产儿综合管理、儿童食物过敏、矮小症等领域的诊治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北医三院于2016年成为“北京市危重新生儿的转诊救治中心”,2018年被北京市卫健委评为北京市级新生儿保健专科基地。
无论职务如何改变,无论是门急诊还是病房,只要有危重病人,童笑梅都会冲在第一线,用自己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和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挽救危重症患儿。久而久之,她养成了随时可以从睡眠中爬起来的习惯。
作为北医三院学科带头人,童笑梅著书立说传播专业知识。她充分发挥在儿科领域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技术专长,主编《新生儿重症监护医学》等9部专著,参编《实用新生儿学》等17部著作;她主编育儿科普读本27本,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童笑梅始终坚守在儿科临床一线,并参加北医三院新冠诊疗专家组会诊工作,积极参与线上医疗咨询服务,业余时间承担了大量网络专业授课和科普宣教工作。她说,“无论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工作,守护儿童健康是我一辈子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