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文化 > 人文三院 > 正文

三院之星 | 吴超:是医生也是侦探,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作者:吴超 来自:神经外科 时间:2024-01-25 文章点击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3年度优秀青年医师奖揭晓,六位年轻的医生各有特色,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发挥着光和热,点亮了自己,也温暖了别人。

今天我们向您介绍的优秀青年医师是:吴超

神经外科 主治医师

您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医生?

对医生的最初印象,源于老家的赤脚医生。幼年时常因感冒“光顾”他的诊所。他总是面带微笑,知晓各家那本难念的经,用温暖的话语予以抚慰;他有一双神奇的手,每次抚摸我的头,就感觉病气从体内抽离了。虽然诊室里咳嗽声此起彼伏,但是大家的神情都带着安适。幼小的我心里萌发了一个念头:我也要成为这样有特殊治愈能力的人。

后来,在中学期间对生物和化学的兴趣使然,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医学,以践行青衿之志。


援鄂抗疫


吴超(右1)手术中

从医以来,给您留下印象最深的患者

“一个外科医生最宝贵的素质是什么?”研究生面试老师这样问道。

刚刚进入临床时,我的答案可能是渊博的医学知识和缜密的临床思维。我觉得手握这两件法宝就有了治病救人的能力,因此我每晚挑灯夜读,学习教材和经典病例,以丰富理论知识、拓展临床思路;并苦练手术基本功,从基础的缝合打结,到精密的显微技术,自己设计训练模型,苦练神经内镜技巧。

但是老师们给出的答案是——走近患者.....离患者越近,就意味着离真相越近。

医生是白衣天使,也是探索推理的侦探,除了走近患者身边,更要走进患者的病痛中,细致地探索每一种病情线索和可能性。

2019年,我担任神经外科二线已有半年,在一个深夜,接到了一通会诊电话。“患者在北京打工,青年男性,因头痛就诊神经内科急诊,头颅CT提示‘脑室明显扩张’。患者无发热、咳嗽等症状,请神经外科会诊。”

放下电话,我赶到患者小张(化名)身旁,此时的他头痛欲裂。就在我查看他的头颅CT结果时,他的一个动作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小张时不时的用手捂着小腹。

察觉到他的异常,我问道:“你是不是也有肚子疼?”

还没等小张开口,站在一旁的患者的爱人回答说:“间断的疼,有快一个月了,还老是想尿尿(尿频),不严重。之前在其他医院做了超声、CT都没问题,说是尿道炎,开了点药物后,有些好转。大夫,他现在主要就是头疼得厉害。”

“你的片子带了吗?我能看一眼吗?”接过报告,我把患者的腹部CT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泌尿系、腹盆腔确实未发现明显异常。

但是,腹部CT在扫描时,同时扫到了一小部分肺组织,而就在这一小部分肺部组织内,存在典型的结核表现,这一点并未被记录到报告中。

我随即对小张进行了神经系统查体,发现他的头颈部僵硬,存在脑膜刺激征。

泌尿系症状、肺部异常表现、脑膜刺激征、脑室扩张......我的头脑中快速闪过小张出现的症状。虽然小张并没有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典型的结核表现,但是结合已有的线索,患者很有可能患有“结核性脑膜炎”。

我把我的判断告诉了患者,建议他完善肺部CT、血尿的结核杆菌相关化验。在进行了相关检查后,通过多学科评估,小张被诊断患有“结核性脑膜炎”。

经过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后,小张的病情逐渐好转。一年后,他还特意来到我的门诊,向我表达谢意。

后来,我意识到,医生给患者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治愈,更多的还有心灵上的温度和安慰。

2020年,面对疫情,我们在武汉的新冠重症病房中,在积极救治患者的同时,还和患者开启了“笔尖”上的交流。每天给患者加油打气,并且建立了“微信加油群”,播放家人录制的加油视频。经过不断的努力,患者病情渐渐好转的同时,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也逐渐消散,字迹明显有力了很多,笔尖上也多了些许自信和坚强。

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科室主任杨军教授经常用他的恩师王忠诚院士的话勉励我们——“作为医生,要真正地体贴病人,关心病人。不要认为医生的身份高于病人,我们的知识和成长来源于病人,病人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应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同样勉励我的,还有韩启德院士在《医学的温度》一书中所述——“拼命地工作和学习,只要是有助于解除病人痛苦的事情,就竭尽全力去做。”

这是我们年轻医务工作者要行之以渐、持之以恒的状态,这也要求我们,要到患者身边去。走近患者,不仅是物理距离,更是心理距离。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美好,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自己能在医院和科室高质量发展的环境和土壤中成长。北医三院正青春,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