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 正文

【健康报】“一老一小”盲目囤药不可取

作者:赵荣生 来自:健康报 时间:2023-04-25 文章点击率:
媒体 健康报 疾病

——(2022年12月23日《健康报》第5版)

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全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当前,我们面对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很强,但致病力已大幅减弱。多数感染者都是无症状或轻型病例,一般可以采取居家隔离,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居家治疗。而且,现在买退烧药、感冒药等不再需要登记。因此,社会上一部分人开始大量囤积药品。尤其是有老人和小孩的“一老一小”家庭,往往会把家里的小药箱塞得满满的。那么,“一老一小”家庭有无必要囤药?结合目前的形势,居民家庭小药箱应常规储备哪些药物?

大量囤药无必要

大量囤药是没有必要的。目前来看,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使用适宜的药物对症治疗就可以,疗程一般为数天的时间。大量囤药很容易造成药物过期和浪费,而且也会使本就有限的医疗资源被占用,影响其他真正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

家庭小药箱除了可储备原有治疗基础病的药物外,还可以针对新冠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现的常见症状,如发烧、肌肉酸痛、咳嗽等,储备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推荐的药物清单中的2种至3种,如解毒类的中成药、解热镇痛类药物和镇咳药。而且,每种药物常规储备一个疗程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感染后有相应症状时,我们才需要服药,而且要对症用药,并注意阅读药品说明书中的相关信息,特别是正确的用法用量和用药禁忌等。如果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

“消炎药”对病毒感染无效

很多老百姓买不到感冒药或退烧药,就去买些抗菌药物,也就是俗称的“消炎药”。他们认为,自己一旦“阳了”可能会嗓子痛,服用消炎药会好得快。这种做法是极其不对的。新冠病毒感染的本质是病毒感染,而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类药物、左氧氟沙星等)主要是治疗细菌感染,对病毒治疗完全无效。自己若怀疑是细菌感染,则应及时就诊或咨询医师,再决定是否服用抗菌药物。

在这里,我提倡大家无症状不用药,多喝水,注意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针对病毒感染,我们大多采用对症治疗,其用药原则是:有效缓解症状最重要,能少用药不多用药,更要避免药物叠加服用和反复服用。

并非体温降得越快越好

最近,关于感染新冠病毒后用药的新闻热度很高。有些患者服用退烧药后,觉得见效不是特别快,就擅自加量服药,由此造成肝脏功能损伤。这样的案例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药物是把“双刃剑”,合理用药可治病救人,用药不当则后果不堪设想。

很多人为了有备无患,就买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中的多种同类药物。实际上,同时服用多种同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合理用药包含5个关键要素,即5个R:Right patient(正确的患者)、Right drugs(正确的药物)、Right dose(正确的剂量)、Right route(正确的途径)、Right time(正确的给药时间和疗程)。

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发烧时,若体温为37.5℃至38.5℃,则优选物理降温;当体温升至38.5℃以上时,可使用退烧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或症状较重但体温未升至38.5℃的患者,如果出现精神萎靡或合并其他系统症状,则可谨慎服用退烧药。退烧药服用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若超过3天症状仍未缓解,我们则建议患者就诊。

退烧药不是吃得越多,体温恢复得越快。如果超量服用或叠加服用多种退烧药,肝脏或其他脏器则可能会受到损害。因此,人们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在咨询医师、药师后服用。肝肾功能不全或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需要咨询医师或药师用药。

有些复方药物中含有相同的成分。例如,维C银翘片、银菊解毒片、复方感冒灵、泰诺林等药物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叠加服用上述药物会导致对乙酰氨基酚服用过量,进而造成肝肾损伤等严重后果。

特殊人群尤其要谨慎用药

“一老一小”是家庭里备受关注的人群,他们“阳了”,更牵挂家人的心。对“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的担心是正常的,因为他们的免疫力偏低。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身体机能和器官功能下降,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平时也有用药需求。所以,新冠病毒感染带来的多重用药安全问题凸显。在老年人用药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药物可能会导致他们辨识能力和行动能力减弱,应时刻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另外,老年人如果有胃肠道疾病或肾病,或者有溃疡史、炎症性肠病史,则最好选择对乙酰氨基酚退烧,以免加重胃肠道症状。

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其生理与成人有较大的差异。但是,由于目前缺乏儿童对不同药物的耐受性的循证医学证据,所以,在儿童用药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剂量和剂型的选择。

孕产妇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群体。为了避免药物对胎儿、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孕产妇和6月龄以内的婴儿退烧时要避免使用布洛芬,只选择对乙酰氨基酚;3月龄以内的婴儿不推荐家长自行选择退烧药,症状严重时须及时前往医院儿科就诊。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就目前的情况看,新冠病毒感染并不可怕,而吃错药可能真会要命!

?储备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推荐的药物清单中的2种至3种。

?“消炎药”无用,建议无症状不用药,多喝水,注意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体温为37.5℃至38.5℃,优选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可使用退烧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或症状较重但体温未升至38.5℃者,如果出现精神萎靡或合并其他系统症状,可谨慎服用退烧药。

?有胃肠道疾病或肾病,或者有溃疡史、炎症性肠病史的老人,优选对乙酰氨基酚。

?孕产妇和6月龄以内的婴儿避免使用布洛芬,只选对乙酰氨基酚。

?3月龄以内的婴儿不推荐自行用药,症状严重时须及时前往医院儿科就诊。

?病毒感染大多采用对症治疗,其用药原则是:有效缓解症状最重要,能少用药不多用药,更要避免药物叠加服用和反复服用。

链接地址:https://faxing.jkb.com.cn/home/index/detail.html?goods=1&item=861729&page=1389152020&id=4653036&name=j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