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刚刚三十三岁,患乳腺癌已经两年多了,而我还是个刚刚毕业的新手,没有经历过太多病例。令我难以想象的是,为了儿子快乐成长,她竟然隐瞒病情到生命最后一刻。
每次住院,她都跟儿子说是出差
那一天,我正在护士站找一些东西,她恰好也要过来找护士,发现我这样一个新面孔,便主动跟我打招呼:“你是新来的吧,听说你是刚从肿瘤医院毕业的研究生?”
我微笑着点点头,她似乎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和好感,便接着和我聊了起来。她说她患的是乳腺癌,并且几个月以前骨转移了,不过化疗之后现在病情还算稳定,自己也就并不担心,还坚持着继续上班。看着与我年龄相仿的她,以及对肿瘤藐视的态度和乐观的样子,我很佩服她能有这样的心态,因此对她也有了很大兴趣,也乐于和她多多交流。
因为得知我是从肿瘤医院毕业,她对我似乎产生了一种更高的期望,觉得我能够用更多的时间和她交流,帮她分析病情。所以每次复查结果出来后,她都会到病房找我,让我帮忙出出主意。
随着一天天过去,我们渐渐地熟悉了,相互间交流的越来越多。我知道了她有个可爱的儿子,她的老公非常爱她,两个人婚后一直非常幸福,家庭和睦,她的工作即便是在病中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命运就是这样爱和人开玩笑,她突然发现自己患了乳腺癌。开始对她来说也如晴天霹雳一般,可她很快镇定下来,积极面对这一切。而在开始化疗后和病情稳定期间,她坚持着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她的儿子。她儿子一直被蒙在鼓里,不知道她患病了,只知道妈妈经常出差。我问她为什么不说,她只是简单地辩解说,虽然儿子很乖,很懂事,她还是不能安心地把一切都告诉儿子,反正现在还稳定,干吗让儿子多为自己费心呢?
儿子心思重,她不想让他六岁就接触死亡
她本以为可以一直就这样瞒下去,然而,事情不都是那么如人愿:她的疾病突然恶化了,并且逐渐出现肝转移、肺转移等。虽然我们不断调整方案,但一年后,所有可能的治疗方案都失去了效果,这仿佛是宣判了她的死刑一般。
面对她的病情一天天恶化,我却束手无策。这种悲哀、挫折感,对我的打击很大,如同是自己的亲人在眼前渐渐逝去。
即便如此,她都从来没有让她6岁的儿子来到过医院一次,哪怕只是来看她一眼。而一旦病情稍微受到控制,她便马上坚决要求回家,并且在每次出院前都要打扮一番,表情自然、快乐地离开医院。
开始我们非常不解:按照她的病情,她不应该有如此表现,就算再怎么乐观,现在也该为可能的结果做准备。后来恰巧赶上我值班遇到她,便问她为什么还在坚持上班,还是不让儿子来看看她,她回答说她儿子心思重,她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现在这个样子,让他这么早接触死亡,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阴影。她希望即便是之后儿子知道了妈妈已经离开人世,她也能在儿子心里留下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妈妈形象,让这个形象陪伴着儿子继续成长。
听到这里,我心里一百个不是滋味。我也有儿子,我能理解作为一个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是多么想见儿子一面。而现在她所忍受的,不仅仅是病痛带来的折磨,对儿子思念的煎熬,还有为儿子成长而与癌症不断斗争的痛苦……想到这,眼泪不自觉地从我的脸上滑落。我安抚了她几句便赶快走出病房拭去自己的眼泪,并在心里祝福她希望奇迹能够出现。
现实往往让事与愿违,她的病情依然没有任何转机。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她不能下地活动了,只能躺在病床上。为了继续瞒着儿子,她常用手机与儿子联系,告诉儿子自己在外面出差,要很长时间,暂时还不能回去看他,让他安心生活学习,好好等妈妈回去看他。
也许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自己的存活
就在她去世的前一晚,正好赶上我值夜班,其他患者病情都很平稳,只有她处在病危状态。爱她的丈夫在她每次住院期间不离左右,并尊重她的选择。
我巡视病房后,沉重地走进她的病房,来到她的床前。她的丈夫仍然是默默陪伴着她。我知道她非常想儿子,常常拿出他的照片看,于是问她是否要儿子来见她最后一面,她很吃力地摇摇头,她不想让儿子看到她濒死的样子,她更不想让她儿子这么小就面对死亡,尤其是母亲的逝去。
她深知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却仍然不放弃,为了孩子的成长,哪怕不能看到孩子最后一面也没有关系。这时我的心也在不断地翻滚绞痛着,我知道作为医生应该平静地看待生死,我也亲眼见过许多生命的消逝,明白这一切都是无法挽回的,可这时我就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我惭愧,我对疾病的无能为力;我感动,超越自身生命的母爱。在我眼里,她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病人,更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是的,伟大到不允许我不为她感动。
第二天早上,我处理完病人后,很快就离开了医院,我的心已经不能承受送她最后一程的任务,不忍再看见她的遗容,不忍再看见那个逝去时依旧挂念着儿子的母亲。
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她,我都很感慨:对于人来说,重要的莫过于生命。当生命逝去,一切都转眼成空。但对她来说,也许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自己的存活,更重要的是生命中留下的东西。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把母爱留给儿子,留给儿子一个健康,乐观,充满活力的母亲形象。那份母爱已经超越了她自身的生命,让她以另一种方式活在这个世界,陪伴着她的儿子继续成长。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