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 正文

【搜狐网】揭秘放射病 原理似放疗 局部照射剂量低不致损伤

作者:搜狐网 来自:搜狐网 时间:2014-05-20 文章点击率:
媒体 搜狐网 疾病

访谈嘉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主任 马力文

"放射源"这个词让大家"不明觉厉",什么是放射病?得了放射病会怎么样?它和日常体检中的胸透、B超有什么关系,和癌症治疗常用的放疗是不是一码事?经常用电脑、手机、IPAD会不会得放射病?带着这些问题,搜狐健康对北医三院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主任马力文进行了专访。

南京男子腿部受照严重或截肢

搜狐健康:就您判断,南京那名男子的情况如何?

马力文:那天我从电视新闻里看到他的腿部已经肿胀的非常厉害了,当时是他接触放射源的第四天,估计这条腿是保不住了,需要截肢。因为如此近距离的照射,对局部组织的损伤是非常严重的。辐射剂量是按放射源活度、接触时间和距离计算的,按照媒体消息来判断,这个放射源的活度是25居里,活度比较强,为二类放射源。当时男子把它放在裤兜里,基本属于零距离接触,那么推断男子该腿受到了至少上千个Gy的照射,这个剂量对局部造成的损伤基本是致死性的。

搜狐健康:他的生命是否会受到威胁?

马力文:病情的轻重与照射剂量相关,剂量是和人体与其距离息息相关的,这个源如果不是全身均匀照射,尽管局部受到的照射剂量很大,但对全身照射的剂量可能会小的多,可以按厘米来计算,差一点距离,照射的剂量就会差很多,所以这个人估计生命不会受到危险,但这条腿应该是保不住了,从电视画面来看,他的这条腿已经肿胀的很厉害,且局部已经出现溃疡了,之后会软组织溃烂、骨头坏死、最后根本无法愈合,所以必须截肢。

搜狐健康:以前是否有过类似事故?

马力文:2005年,在黑龙江,也有个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捡拾了铱-192的源,被照了,事故导致一人死亡,周围居民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症状包括血小板降低,白细胞降低等,但幸运的是,他们都没有生命危险,也没有出现严重的放射病,只是捡拾放射源的人不幸身亡;1996年,也是一次用于探伤的铱-192放射源脱落掉在工地上,被一名工地工人捡拾,因其局部吸收剂量达到了3700多个Gy,最终该工人虽然命保住了,但四肢截去三肢。

根据我们推测,此次南京捡拾铱-192源的男子局部吸收剂量也在1000Gy以上,甚至高达3000Gy。如果是全身均匀受照,剂量达到6Gy以上就可能死亡。

照射强度分六档 严重者须换骨髓

搜狐健康:不同剂量对人体的影响有何区别?

马力文:虽然有专业人员根据放射源活度、接触时间和距离初步估算患者受到的照射剂量,但为了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放射病专科医生也可以同时尽早取血进行白细胞、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的检查进行临床和生物剂量估算。南京这个人在捡拾过程中,手部也碰到了这个源,那么他的手有可能也会出现轻度皮肤损伤。一般来说,如果全身受到超过6个Gy的均匀照射基本会导致死亡,很难救治。1996年的事件伤员全身平均只有3个Gy的剂量,所以,虽然局部3700Gy,但全身的剂量却可以较低,这个剂量一般是不会致死的,应该是中度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据我们估算,此次南京男子的全身平均照射剂量也不会高于6个Gy,因此没有生命危险。

搜狐健康:不同的照射源强度不同?

马力文:是的,铱-192等各种放射源根据活度大小由国家分为5类源,这个人捡拾的属于二类源(≥8×1011Bq),接触几小时至几天就可能导致人死亡,危险程度很高;一类源,活度可以达到100居里以上,接触1小时,最快几分钟就可导致人死亡。

搜狐健康:如果照射了,根据人体吸收剂量会出现不同症状?

马力文:如果离得远、吸收的少就不会出现很大问题,所以要根据距离其远近以及接触时间来判断对健康的危害,即吸收的剂量,当然也得看源的活度,如果同样距离、同样的接触时间,活度越高的源对人体的损害越大,是成正比的。

搜狐健康:被照射者身体上的症状有哪些?

马力文:受到电离辐射所得的病称为急性放射病,根据吸收的剂量不同其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1个Gy以下一般不得放射病,只有轻度感觉,甚至没有感觉,可出现轻度乏力,失眠,临床是检查不出来异常的;超过1个Gy就会得急性放射病,1至2Gy就是轻度放射病,症状包括乏力、白血球降低等表现,这种可以不住院,只需观察其血象变化,给予适当休息,吃一些营养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即可,一两个月就完全恢复了;2至4Gy是中度放射病,早期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如果患者在接触了放射源3个小时内就出现呕吐,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其吸收剂量可能达到了中度,更严重的会出现腹泻头晕;4到6Gy就是重度放射病,头晕、腹泻、恶心等症状都会有,几个小时之内,患者就会有淋巴细胞的减少,严重者会有血便,肢体上,皮肤接触近会有烧伤,先是肿胀,然后溃疡,这种放射性造成的损伤是很难愈合的;6个Gy以上就是极重度,就会危及生命,导致死亡。

强放射源能穿透钢铁 不明金属物质不要捡

搜狐健康:治疗方法有哪些?哪种情况需要输造血干细胞?

马力文:如果全身均匀照射剂量在6个Gy以上,我们都会建议进行骨髓移植,因为那时患者的骨髓几乎是全部被摧毁了,没有造血功能了,将来恢复也很难,必须进行骨髓移植。这种放射性疾病特别严重在哪?就是从里到外,全身性的完全毁灭,大家懂毁灭这个词,如果一个人全身照射的话,那么他全身没有哪个地方会是好的。但是各个组织和器官的耐受敏感性是不一样的,骨髓系统、生殖系统、甲状腺的耐受性是非常差的,基本上照射2Gy以上的话都会受到影响,3、4Gy就可能终身不育,心脏、肌肉、皮肤属于不太敏感的器官,表现不太敏感。

搜狐健康:如果全身均匀照射剂量是3或4个Gy的话愈后是否恢复也很差?

马力文:如果没有局部烧伤或者残疾的话,照射剂量达到3或4个Gy者是可以痊愈的,但他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肯定不如正常人,虽然外表上看不出来,但可能会比别人更容易生病,后期的话,肿瘤、白血病、甲状腺癌、脑瘤等的发病率都会比正常人要高。

搜狐健康:世界上有这种案例么?

马力文:像1986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1945年日本原子弹爆炸,后期研究显示,当年受到照射的儿童的白血病和甲状腺癌发病率要远远高于正常的同龄儿童,要高很多。

搜狐健康:除了骨髓移植外,常用的治疗放射源导致的疾病的方法有哪些?

马力文:输血或输造血干细胞是最好的办法,还可以用集落刺激因子,其它主要是营养支持疗法,可给予氨基酸、维生素等进行帮助。真正的抗放药很少,常用的有雌二醇。因为需求少、难度大,这个研究目前进展并不快,同时,辐射导致的肌体损害是靠药物很难逆转的。

目前确实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我们现在临床上也会给白细胞特别低的患者如放化疗后的患者也会用到这些方法,放射病患者也会用。

搜狐健康:百姓应如何避免接触放射源?

马力文:这件事就告诉百姓日常生活中不要轻易捡拾金属的不明物质,我都没看见过铱-192的真实面目,它一般装在铅罐里,因为只有铅能屏蔽它,这也是放射科工作的人穿铅围裙、戴铅手套来做自我防护的道理。钢和铁都不能“拦”住它,这种强度的源可以穿透1至10厘米的钢板,这么厚的钢板都挡不住,可想而知对人体的危害。

原理同放疗剂量 低局部照射不致命

搜狐健康:放射源照射和肿瘤患者常用的放疗是一回事么?

马力文:基本上是一样的,但肿瘤治疗中的放疗是针对局部的,一般是5000cGy(等于50Gy)的照射剂量,因为是在划线区域之内,医生会将剂量控制的很好,因此对病人损伤很小,但并不排除肺癌患者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肺炎,直肠癌患者放疗后会得放射性肠炎,一般情况下经过放疗的患者骨髓都会受到影响,但都是轻度的,非致命的。

要强调的是,放疗一般都是20多天的一个疗程,所以5000cGy的照射剂量是平均分配在这20多天之内的,所以平均下来基本是每天照射剂量是200cGy,而且是照射瘤体局部,对周围正常组织影响很小。所以这个强度对肿瘤会有很大的杀伤力,但对人体不会有很大危害。

搜狐健康:B超、CT等医学检查,以及生活中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是否也会对人体健康有害?

马力文:这个不光是老百姓不太了解,甚至很多医务人员也不是十分了解其是否有危害。像B超、手机、微波炉等的辐射,其概念和我们现在说的辐射概念是两回事,这些都属于微波辐射,微波辐射在人体不产生电离,而放射病是电离辐射引起的,穿透性强,能导致人体各组织的损伤,是直接的,属于非随机效应。

微波辐射,包括手机、微波炉、吹风机等都有微波,确实需要公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但人们所说的长期把手机放在耳旁会得脑瘤等说法,这些目前没有较多证据。电视、微波炉等都使用十多年,甚至30多年了,但真正由其导致的疾病,从流行病的角度说,占多大比例现在尚无确凿证据和研究数据。临床上也未接诊过此类病例。

微波可能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免疫系统可能会下降,或者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有神经衰弱症状,比如失眠、乏力、焦虑等。到我们医院就诊的患者多是怀疑电子产品等使用过多,但我们很难确定其就是因为微波导致的疾病,因为手机、微波炉等不属于电离辐射,长时间的使用没有明显损伤,即医学检测不出来,白血球是否降低等都无法确定。

远离地铁安检机?常年小剂量照射最多致皮肤粗糙

搜狐健康:有人说地铁安检机也有辐射,不能将手和胳膊放进去,这有道理么?

马力文:地铁安检机就像放射科的透视,是X线机,可以把包内的东西看到,手要是经常放进去的话,对身体健康不好,但损伤程度要根据照射时间进行评估,我们见过一些早年的放射科医生,在给患者正骨时需要再透视机下给骨折部位复位,那么手就会被X线照射,胃肠造影的医生也是接触剂量比较大,几年甚至几十年这样低剂量的射线接触,严重者就会皮肤粗糙、指甲损伤,但骨骼等明显损伤至今没有。

搜狐健康:对普通人来说,胸透一年做几次合适?

马力文:一般来说,一次透视的射线剂量是照一张X光片的100倍以上,拍照者受辐射的剂量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建议,除非必要情况,比如光片肺部圆形阴影需要进行明确,是否是肺部内肿瘤等需要进行透视外,体检中取消透视项目。目前我们医院的健康体检已经全面取消了胸透。

一次胸片的照射剂量是0.02mSv,且拍照时间不足1秒,一年照100次都是允许的,都是对身体没有明显损害的。公众身体的年允许剂量是1mSv,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年允许剂量是20mSv,在这之下都是没有问题的,不会发生放射病。

搜狐健康:有网友说,大理石也有放射性,那么大理石怎么确定放射性高低?

马力文:有的大理石等建筑材料的辐射量确实比一般瓷砖要高,但只要购买的是经过国家检测过的大理石,那么其辐射量都是允许的,私自到山里开采的就很难保证不受到照射。

搜狐健康:如果常年居住在大理石等建材的屋子里是否会得放射病?

马力文:人类生活在宇宙之中,有个本底辐射,这是来自于大地和日光等的辐射,太阳光有辐射、土地也有辐射,但辐射剂量都很小,一般为2.4mSv,极小量的辐射可能还会对人体有好处。年辐射剂量不高于2.4mSv不会导致生病。

操作及防护正当核电厂工人照射剂量都不会超标

搜狐健康:可能被照射源照的职业有哪些?

马力文:公众是很少被照的,除了肿瘤病人需要放疗外,这也是因为医学允许的。放射性工作人员一般包括放射科的医生、放疗科的医生、核电厂员工、机场安检人员、核研院人员、工业探伤人员(即给高度精密仪器进行探伤者,通常情况下,锅炉、铁轨等精密仪器是否有漏风,肉眼看不见,只能用射线进行探伤)。

搜狐健康:经常坐飞机的话,比如空乘人员,会对身体有害么?

马力文:研究表明,每天在高空停留4、5个小时的话,那么人均年受照量是4.5至7个mSv,这个剂量也不会得放射病,不会对身体影响太大。我们每年都对全市所有放射性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平均每年体检人次都在5、6千至1万,都没有诊断,放射剂量几乎都是零,或者不超标。包括地铁安检、机场人员、放射科工作人员等在内都没有问题。

这和国家对这类工作人员的防护和保护、定期检测到位有很大关系。也说明,面对放射性物质,只要掌握放射及防护知识、采取正当的防护措施,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搜狐健康:接诊的病人多么?

马力文:不多,我们平日里接诊的多是咨询者,真正出事故的很少,多是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不舒服时来医院进行检查,但查完都无大碍。这种源是由国家高度管理的,公众是接触不到的,这种丢失现象时很少见的,因此作为事故进行处理。

搜狐健康:您接诊过放射病患者么?

马力文:在我工作的20多年内,没有真正确诊一例放射病,去年,检测出一例甲状腺癌的患者,这是一名60年代的放射科技术人员,已经退休,根据公式计算得出他接触的放射物质有些许超标,因此考虑是与放射病有关;还有一例是几年前,某外地私立医院放射科医生,因为操作不当,没有正当防护,即戴铅手套,导致手部被烧伤的,最后大拇指截肢。

原文链接:http://health.sohu.com/20140519/n3997389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