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2015年6月3日第B14版)
近年来在肾脏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下,肾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理事长白书忠指出,肾癌目前已成为泌尿系统致死率最高的肿瘤,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且每年以2.5%左右的速度上升。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汉忠介绍,肾脏位置隐秘,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出现症状检出的肾癌往往已经处于晚期。肾癌有6大临床表现,即远处转移、同侧肾上腺素受侵、穿透肾周筋膜、侵犯强静脉、区域淋巴转移、Fuhrman分级高。
数据显示,1/3肾癌患者在诊断时已有或将发生转移病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马潞林指出,肾癌早期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除了严格遵循医嘱,及早进行针对性治疗外,还应及早进行Fuhrman核分级系统病理检测,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判断疾病的进展和预后以及复发和转移风险,尤其是肾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Fuhrman核分级于1982年被提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肾细胞癌的核分级系统,一般来说,Fuhrman核分级越高,复发的风险也越高,3年生存率和癌症特定生存率明显较低。对于核分级较高的患者,要进行密切的随访,以便早期发现转移,并严格遵循医嘱,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理的靶药物治疗,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