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2015年5月22日第19版)
“一管血就可以早期筛查肺癌!”在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的《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宣传启动会上,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克玲说:“促使大众了解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和规范化诊疗。”
原发性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约73万,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3%。如果能及早发现早期肺癌,在原发病灶尚未发生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前接受规范的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而目前我国肺癌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仅15%。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颁布出台,专家委员会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说,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15%-20%,但恶性程度非常高,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约80%患者在临床确诊时已处于局部晚期或晚期,失去了外科手术治疗的最佳机会。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只需抽一管血,肿瘤在很小时即可被检测出来,是非常好的检查和筛查癌症的辅助手段。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检验学系主任张捷教授指出:血清肿瘤标志物现在有多种,比如,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对小细胞肺癌诊断的敏感性最佳,是首选标志物)、CYFRA21-1(非小细胞肺癌标志物,对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监测有重要意义)、CEA(癌胚抗原,主要见于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张捷教授说,选择对患者敏感的2-3种肿瘤标志物作为疗效观察、预后评估的指标,可提高肺癌标志物在临床应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原文链接:http://bjrb.bjd.com.cn/html/2015-05/22/content_281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