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2015年08月12日第46版)
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相关数据显示,50-59岁的女性人群中,大约有40%存在低骨量,但患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不到10%,而80岁以上的人群中,90%存在低骨量,但其中有60%患有骨质疏松症。早发现、早治疗对骨质疏松的预防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骨质疏松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腰背酸痛、驼背、身高缩短,少数病人会有骨折现象。
峰值骨量是人一生中达到的最大骨量或骨密度。T值为测定骨密度重要指标之一,是所测骨密度值与峰值的比较。峰值骨量由遗传和生活方式来决定。遗传包括性别和种族,这些因素占70%-80%。生活方式包括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此外锻炼、吸烟等因素占20-30%。男性的骨密度一般高于女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管技师杜国红介绍,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应该做骨密度检查,主要包括绝经5年以上的女性、65岁以上的男性、患有可以导致骨密度降低或骨量丢失疾病的成年人、长期服用可引起骨量丢失或低骨量药物的成年人、监控低骨量接受治疗的成年人。
对任何有可能怀孕的妇女不建议做骨密度检查,如果可能怀孕,应推迟检查时间,直到可以除外怀孕。
如果身体里有内置物时,如腰椎内固定、膝髋关节假体,视情况而定可以做骨密度检查,但出报告时需要排除内固定所占比例,目的是为了确保骨密度检测的准确度。
本报记者 田晶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国际骨质疏松学会制定)
骨密度
测定的
诊断标准
诊断
正常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严重骨质疏松
T值
T值≥-1
T值介于-1和-2.5之间
T值≤-2.5
T值≤-2.5+脆性骨折
一分钟骨质疏松风险评估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最新推荐
您不能改变的因素——家族史:
1.您的父母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或曾在轻微跌倒后(由低于身高处跌下)骨折?
2.您的父母是否有驼背?
3.您是否40岁或以上?
4.您成年后是否曾经在轻微跌倒后骨折?
5.您是否经常跌倒(在过去的一年里曾跌倒多过一次)或因身体虚弱而担心会跌倒?
6.您40岁后身高是否降低3厘米以上?
7.您是否体重过轻?
8.您是否曾经连续服用类固醇类的药物(如可的松、强的松等)超过3个月?
9.您是否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
10.您是否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11—13题女士回答:
11.您是否曾经在45岁或以前已停经?
12.除怀孕、停经或子宫切除后,您是否曾经停经超过12个月?
13.您是否在50岁前切除卵巢而且没有服用激素补充剂?
14题仅男士回答:
14.您是否曾经因雄激素过低而导致阳痿或性欲减低?
您能改变的因素——生活方式:
15.您是否每天饮酒?
16.您是否抽烟?
17.您每天的体力活动(如做家务、园艺、散步、跑步等)是否少于30分钟?
18.您是否避免进食奶类制品又没有服用钙片?
19.您每天的户外活动(部分身体暴露于阳光下)是否少于10分钟又没有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答案释义:即使对上述题目全部回答“是”,也不意味着您已经得了骨质疏松症,这仅仅表明您已经存在确切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通过骨密度检测可以确诊您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请拿您的检测结果向专业医师咨询,医师会建议您如何治疗。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