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2016年11月22日第19版)
80%的人在一生中都有过不同程度的肩痛经历,然而很多人对肩痛并不是很重视,认为忍一下就好。肩痛要不要治疗?应该怎么治疗?怎样保护肩关节?日前,强生医疗携手全国20多个省市的骨科重点医院共同举办“肩并肩,爱相随”肩痛人群关爱活动。在北京的活动中,我国多位运动医学和骨科权威专家普及了肩痛科普知识,纠正诊疗误区。共同呼吁全社会应重视肩部健康,提升对肩部疾病的认知。
治疗分保守和手术两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崔国庆教授表示:“绝大多数肩袖撕裂患者都能抬起手臂,但是觉得没劲儿,无法持久保持在一个状态上。比如:开车时不能久握方向盘,乘飞机时不能托举行李箱,夜里睡觉不能拉被角等。80%的患者在做这些动作时明显感到疼,力量差,仅有少部分患者不会出现疼痛症状。”
崔国庆教授还提醒大家:“如果有肩袖撕裂的症状,可以到医院运动医学科就诊。肩袖损伤就像衣服上有个小洞,如果长期延误,会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国内外通行的治疗方式有两种,即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一旦出现肩痛,应注意休息、停止运动,并改变运动方式,尽量不要把手举过头顶。在肩袖损伤初期,可遵医嘱使用消炎镇痛药、外用药,或在肩峰下间隙进行封闭注射治疗。如果保守治疗3~6个月,病情没有明显缓解甚至加重,则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应首选微创,也就是通过关节镜把撕裂肩袖组织缝在一起,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在国外是日间手术。如果通过关节镜检查发现,肩袖损伤已经变成大洞,那么就要考虑更换肩关节了,这种开放式手术必然创伤较大。”崔国庆教授特别强调:“对于大多数人群来说,微创手术就能修补好肩袖损伤,帮助患者回归独立、质量更高的生活。”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