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 正文

【中国经营网】退烧药怎么服用?北医三院药师释疑

作者:苏浩 曹学平 来自:中国经营网 时间:2022-12-30 文章点击率:
媒体 中国经营网 疾病

连日来,随着多地新冠病毒感染高峰的来临,相关治疗药物的需求明显增长,其中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等药品较为紧缺。

作为市面上常见的两种退烧药,二者之间究竟存在哪些区别,服用退烧药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此,《中国经营报》记者特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周鹏翔、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董淑杰针对居家退烧用药作出详细解答。

《中国经营报》:如果发烧可以选用哪些退烧药?

周鹏翔:对于一般无基础疾病的人群,较为安全的退烧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选择其中1种即可。其他市面上常见的复方“感冒药”(如白加黑、泰诺等),名字中含有“氨酚”或“酚”,即对乙酰氨基酚成分,也可以起到退烧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叠加使用多种退烧药。

董淑杰:对于乙酰氨基酚的口服溶液、滴剂和片剂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服用不超过4次;对于缓释片而言,可每8小时服用1次,24小时不超过3次。不管是哪种剂型,一天用量都不应超过2g。

布洛芬的混悬液、滴剂和片剂,每4~6小时可重复使用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缓释胶囊由于剂量较大,每日仅可服用2次。

《中国经营报》: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儿童中的适用年龄段有什么区别?

周鹏翔:布洛芬(如美林)和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小儿)百服咛)都是常用的较为安全的退烧药。两种药物有年龄限制的差异,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及以上的婴儿退热,而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及以上的婴幼儿退热。

《中国经营报》:退烧药要在什么时候吃?想退烧快一点的话能否多吃几片?

周鹏翔:体温在37.5℃~38.5℃之间时,优选物理降温,当体温升至38.5℃以上可以使用退烧药。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或症状较重但体温未升至38.5℃的发热患者,如果出现精神萎靡或合并其他系统症状,也可谨慎服用退烧药。

董淑杰:退烧药使用一般不应超过3天,若症状仍未缓解,建议就诊。并且,退烧药并不是吃得越多体温恢复得越快,如果超量服用或叠加多种退烧药,肝脏或其他脏器可能会受到损害,因此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师、药师后服用。肝、肾功能不全和胃肠道疾病患者用药,需咨询医师或药师。

《中国经营报》:出现流涕、鼻塞等感冒症状时可以买普通感冒药来治疗吗?

董淑杰:新冠感染与普通感冒或流感的部分症状有相似之处,一些抗过敏药物可有效缓解流涕的症状,比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但这类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在服药期间需格外注意。

周鹏翔:市面上常见的“感冒药”也具有抗过敏(药名中含“敏”字)、缓解鼻塞(药名中含“伪”“麻”字)、止咳(药名中含“美”字)的作用。根据出现的症状,选择对症治疗的药物,不可盲目叠加多种“感冒药”,以免出现药物过量风险。

《中国经营报》:孕妇、哺乳期妈妈和儿童在使用退烧药时应注意哪些?

周鹏翔:儿童(3个月以上)、孕妇、哺乳期妇女均可以选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烧。不建议孕妇服用布洛芬退烧,儿童(6个月以上)和哺乳期妇女可以选用布洛芬退烧。

董淑杰: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重症高风险人群以及病情明显加重的情况下,患者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中成药可参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合理使用。在使用复方制剂时,需要注意组成成分,避免重复用药,必要时咨询医生或药师。两种及以上药物联用时(包括中成药与西药联用)可能增加潜在相互作用风险。

链接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2981550039695888&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