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 正文

肥胖对糖尿病的影响

作者: 来自:内分泌科 时间:2008-08-07 文章点击率:
媒体 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资料表明,糖尿病的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以及对总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已跃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3位。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达2000万以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造成的医疗费用逐年增高,糖尿病已成为一个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 而肥胖与糖尿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量的临床资料也表明,预防、控制肥胖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一环。

资料显示:超重、肥胖和腹部脂肪堆积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BMI(体重指数)≥24kg/m2者糖尿病的患病率是BMI在24kg/m2以下者的2倍;BMI≥28kg/m2者糖尿病的患病率是BMI在24kg/m2以下者的3倍。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者,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腰围正常者的2倍和2.5倍。另外还值得警惕的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肥胖,18岁后体重持续增加和腹部脂肪堆积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更大。

那么,肥胖为什么会诱发糖尿病?对糖尿病的发展又有何影响呢? 肥胖和糖尿病互为因果,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高危因素,80%~9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肥胖是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的起源。

其发生原理是:肥胖者体内胰岛素受体数量的减少及受体功能的缺陷,引起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降血糖的效应下降。人体为了降低血糖,就会“让”胰岛代偿性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保持糖代谢正常,此时患者表现出高胰岛素血症。长此以往,胰岛总是“超负荷”工作,功能就会出现损害,致使胰岛素分泌量代偿不了胰岛素抵抗,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又称为糖耐量减低(IGT)。如果此时不采取措施,胰岛功能进一步受损害,就会发生糖尿病。

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被称为中心型肥胖,它是内脏脂肪增多堆积造成的。中心型肥胖更易造成胰岛素抵抗。这是因为,内脏脂肪组织具有内分泌功能,脂肪的增多使其分泌的激素水平发生紊乱,从而拮抗了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因而,对于相同体重的肥胖者,中心型肥胖者的胰岛素抵抗要比均匀型肥胖者更为严重,也更难以纠正。

糖尿病发生后,人体糖代谢和脂代谢进一步紊乱,致使血糖升高、血脂升高、脂肪重新分布,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肥胖的程度。由此,肥胖和糖尿病形成了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减重”是防控糖尿病的基础,体重下降可改善血糖代谢,不仅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以减轻体重来控制病情,正常体型者也要注意控制体重。有些轻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减轻体重后,不用服降糖药就能很好控制血糖水平。中重度的患者,减肥可以提高降糖药的疗效,使降糖药的使用量减少,这样可以降低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让我们看一下下面的数据: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下降10%,可使空腹血糖下降60%,糖尿病相关死亡率下降30%,相关肿瘤死亡率下降40%,所有原因导致的死亡率下降20%。严重肥胖(BMI≥35 kg/m2)和极严重肥胖(BMI≥40 kg/m2)的2型糖尿病病人,通过手术减重30千克后,可使糖尿病的死亡率下降75%~80%。因此,减肥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