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 正文

宝宝反复哭闹、吐奶怎么办?—婴儿常见胃肠道症状处理策略

作者:儿科 童笑梅 来自:儿科 童笑梅 时间:2021-04-23 文章点击率:
媒体 疾病 儿科

初为人父母,常常会被各种育儿问题所困扰。其中绝大多数症状是婴儿生长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无器质性病变。这些胃肠道问题严重困扰婴儿及其家庭,使宝爸宝妈担忧婴儿有喂养问题或严重疾病,各种尝试,各种焦虑,反复就医。下面我们就谈谈婴儿反刍与吐奶、过度哭闹这些常见胃肠道症状的处理策略。

婴儿反刍与溢奶

非常通俗的说法就是孩子“吐奶”了。由于婴儿食道下端的括约肌是相对比较松弛的,另外在哺乳时婴儿胃的体位是一个相对的水平位,就会容易出现溢奶。那么对于这种溢奶的现象,我们看到,绝大多数孩子会出现功能性胃食管反流。

判断功能性胃食管反流,健康的3周-12月婴儿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两项:

1. 每天至少2次反流,时间大于等于3周;

2. 不伴干呕、呕血、吸入、呼吸暂停、生长迟缓、吞咽或喂养困难或异常姿势。

在临床上,还有一种跟吐奶相关症状,叫做婴儿反刍综合征,以下所有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

1. 反复打嗝、恶心动作;

2. 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吐出或再咀嚼咽下;

3. 有以下至少3条或以上:

3-8个月内发病;

无痛苦;

睡眠及与外界交流时不发生;

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和反刍的治疗效果不佳。

宝宝反复哭闹、吐奶怎么办?—婴儿常见胃肠道症状处理策略

上面的图中是我国制定的婴儿反刍和溢奶的诊治流程。通过询问病史和临床评估,考虑除外一些疾病的情况。提供安抚教育、护理指导、喂养指导、饮食干预等后安抚,另外非常重要的就是两周的复诊的情况。

这张图片给大家展示了正确的排气的手法,可以将婴儿竖抱起来,在胸前拍嗝;或者通过坐位以及“飞机抱”的方式来进行拍嗝。

婴儿过度哭闹

婴儿的过度哭闹,这也是婴幼儿胃肠道症状中最扰人的一个症状。几乎每一个婴儿都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这些现象:傍晚出现哭闹,没有缘由的就出现了,每次持续2~3个小时,每周超过3天以上,甚至持续3个星期以上。这3个“3”的模式,可以帮助大家去诊断孩子是不是过度哭闹。但通常来说,我们的家长不会说坚持症状出现了三周才来医院就诊。

另外的一些特点包括在生后6周左右,也就是在一个半月左右,出现哭闹的高峰时间段;没有明显的原因,而且也很难去安抚;此外,不会出现生长迟缓的问题,也没有发烧,或者是有腹泻等症状。

在人群中观察到其中16%的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以及43%的配方奶喂养的宝宝都会出现过度哭闹的现象。也就是说不光配方奶喂养,其实母乳喂养的孩子也会出现胃肠道症状,但是90%会在8-9周龄前自行缓解。

宝宝反复哭闹、吐奶怎么办?—婴儿常见胃肠道症状处理策略

过度哭闹其实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生理性的肠绞痛的症状,我们在就诊的过程中,通过询问病史和临床评估,来排除一些严重的疾病。另外更多的是对家长的安抚教育,支持家长以正常心态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