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牙龈出血有一段时间了,自己特别爱吃零食,有时候晚上睡觉前也不刷牙。王女士起初以为是牙齿有问题,可是牙龈出血越来越频繁。
一天,王女士突然牙龈出血,长时间不止血,身上还莫名其妙出现了片片瘀斑。这可把王女士吓坏了,赶紧跑到医院。
血常规的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王女士的血小板计数很低,正常血小板计数100*109/L以上,而王女士的血小板只有15*109/L,此外,血红蛋白也偏低。医生建议王女士到急诊科就诊。
牙龈出血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都有牙龈出血的经历,通常都会去口腔科寻求帮助。然而,有些牙龈出血可不能小视。
引起牙龈出血的局部因素:
菌斑、牙石的局部刺激。如菌斑性牙龈炎、牙周炎等;
其他局部刺激因素(非菌斑牙石)及不良习惯;
牙龈外伤及牙周手术。
引起牙龈出血的全身因素:
内分泌的改变;
全身性疾病,比如凝血系统出了问题,血小板减少等等;
其他一些作用于全身的外界因素。
血小板是干什么用的呢?
大家都知道,筑墙需要水泥、沙子、砖头,缺一不可。血小板在人体中的作用就类似筑墙时沙子的角色,是凝血的关键环节。凝血酶类似水泥,红细胞类似砖头。没有沙子,墙筑不起来,即便勉强筑起来了也不牢固。
王女士的血小板数量跟正常值差距太大,导致出现了牙龈出血及皮下瘀斑的症状。
什么原因会导致血小板减少?
有很多种原因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如脾功能亢进会吞噬血小板,继而导致出血;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类似表现;肝病(如肝硬化)也会有血小板减少、牙龈出血的表现;服用某些药物也会导致严重血小板下降;此外,还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会导致血小板减少。
那王女士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呢?
检查发现,王女士血小板计数虽然少,但是血小板平均体积是增大的,而且血小板功能还是正常的。换句话说,单个士兵(血小板)的战斗力没有下降,只是人数(血小板数量)不够而已。
为了进一步判断病因,医生为王女士做了骨髓穿刺,发现骨髓中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了,但是巨核细胞发育得不好,体积小。血小板来源于巨核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了,巨核细胞就要相应增加,制造更多血小板。王女士的巨核细胞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是质量没跟上,依然无法产出足够的血小板。
完善相关检查后,医生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血液病。简单来说,王女士的血液中产生了抗血小板抗体。大家都知道,抗体通常是对付外来的细菌、病毒,而抗血小板抗体,将矛头直指体内的血小板,“消灭”人体生产的血小板。这就是王女士血小板减少的真相。
ITP并不是绝症,激素是一线用药,而且效果很好。充分了解病情及治疗措施后,王女士积极配合治疗,很快血小板计数就上升至正常,出血现象没有了,最终好转出院,长期门诊随诊,病情稳定。
温馨提示:
牙龈出血不能只考虑局部因素。
对于急性牙龈出血,应急止血、牙周检查及牙周支持治疗很重要。
对于可疑与全身健康状况有关的牙龈出血,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化验、检查。根据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