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地址: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4006/018a92e1-4173-48e2-b1cb-69f735dd1365.shtml
嘉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教授 姚婉贞
好,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关注健康,记者从北京多家医院了解到,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发病已经连续多年上升了,专家提醒患者不要自己去买药,应该及时就诊和预防,只有坚持长期的治疗才能延缓疾病进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记者从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了解到,从3月初至今,医院呼吸科的日门诊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从患者构成比例来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却占到了三分之一还多。慢阻肺是一种会导致患者呼吸功能逐渐下降的慢性肺部疾病。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肺功能逐渐下降,出现咳嗽、咳痰,活动后呼吸困难,喘憋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调查数据显示,60%慢阻肺患者的日常活动面临困难,75%的患者爬楼费力,45%的患者无法工作。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阻肺学组副组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教授姚婉贞:“大气的污染,还有这个像吸烟这个主要的因素,另外在些女同志中为什么也得慢阻肺呢,和她用一些生物燃料,就我们做饭、一些材草,等等这些,而厨房通风条件又不好的时候,也容易得慢阻肺。”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慢阻肺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死因,第五大致残原因,目前我国约有4300万名患者,每年死亡人数高达128万,慢阻肺的病程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需要警惕的是,当病情进入症状轻微的稳定期后,不少患者就开始放松警惕,治疗时断时续,专家强调,慢阻肺治疗要打持久战。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阻肺学组副组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教授姚婉贞:“慢阻肺坚持长期的治疗,这样的话才可以避免,它的急性发作,避免这个肺功能的下降。现在提倡的是吸入治疗,它直接通过呼吸道肺里边去了,它所需要的药物的剂量小,全身的副作用就小,吸入治疗,要优于口服治疗和其他的治疗。”
专家提醒,慢阻肺患者因注意饮食平衡,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也会对缓解疾病有很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