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频地址:http://gb.cri.cn/1321/2014/04/09/1427s4497769.htm
嘉宾简介
李小刚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擅长:老年痴呆,运动障碍,脑血管病,运动障碍,遗传变性病,帕金森氏病、运动神经元病等疑难杂症的诊治。
从大名鼎鼎的前美国总统里根,到近期刚刚被报道罹病老年痴呆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乃至数以千万计的普通民众,老年痴呆成为一个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据统计,中国目前65岁及以上的人群老年痴呆的患病率超过5%,已与欧美国家接近。目前全球有约2000万老年痴呆患者,而中国至少有500万,老年痴呆已经成为与心血管病、癌症、脑血管病并列的严重危害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给患者和家庭乃至全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普通大众乃至患者家属还对老年痴呆不甚了解,存在种种的认知误区。不少人认为“人老了自然会糊涂”,或者“痴呆了就已经无药可治”。一旦老年痴呆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和异常行为,又往往不知所措,甚至会病急乱投医,误入歧途。
调查发现:我国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龄为75、76岁,患血管性痴呆的年龄多在68岁左右。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5%以上,而到80岁,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
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们不认识配偶、子女,穿衣、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还有幻听幻觉,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为5.5年,老年痴呆症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
痴呆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四五十岁就痴呆的人,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不只是老年人,50岁的女儿陪同80岁老母亲看病,竟然双双被诊为老年痴呆;47岁妇女丢三落四,同样是老年痴呆惹的祸……这些都在显示,患老年痴呆的年龄在提前。老年痴呆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血管性因素在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最初征兆从失忆开始
尽管最常见的老年性痴呆还没有找到原因,但是所有的痴呆都是有征兆可循的,而最初的征兆就是失忆。人入中年,看看你最近是不是特别爱忘事?如果只是偶尔忘了但事后能慢慢回忆起来,这都是正常现象。但如果经常忘事,且有些事刻意去记还会忘,事后还想不起来,甚至影响了工作和生活,最好到医院做个检查。
伴随着“失忆”,还有一些很明显的征兆,你不妨给自己做个下面的自我测试。一旦感觉不对,千万别不当事,或怕别人笑话,早期征兆是可以治好的,别等到确诊了再治。
应注意本病与“老年期痴呆”概念的区别。老年期痴呆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认知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老年疾病,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而不是特指一种疾病或神经病理过程。老年期痴呆按不同病因可以分为:(1)变性病所致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痴呆、额颞叶痴呆等);(2)血管性疾病所致痴呆(如:血管性痴呆);(3)代谢障碍性痴呆;(4)感染相关性疾病所致痴呆(如神经梅毒、艾滋病、朊蛋白病等);(5)物质中毒所致痴呆等。
“脑衰老”比大病还严重
据报道,澳大利亚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的一项全国性最新调查表明,58%的人对大脑健康及老年痴呆症等大脑疾病忧心忡忡。
参与调查研究的澳大利亚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彼得·斯科菲尔德教授表示,大脑衰老带来的问题,确实比一般认为的更严重。数据显示,大脑和神经紊乱等老年病会使人们的预期寿命缩短19.1%,而癌症和心脏病也只会使预期寿命缩短6.5%和7.7%。此外,大脑疾病还会改变性格,损伤尊严,调查中,就有55%的人认为,将自己的脑病告诉别人是很不舒服的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李小刚教授告诉记者,脑衰老其实分为两种:生理性脑衰老和病理性脑衰老。它所带来的问题,从语言到行为,再到心理,无一不有。
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好、孤僻闭塞、不好与人交往、拒绝参与社会活动等,一般还不至于影响到自身的生活,属于生理性脑衰老;走出家门后找不到回家的路、即使在家也找不到吃饭的地方及上厕所的地方、性情大变、经常莫名地大发脾气等比较严重的反应,则多与病理性脑衰老有关,意味着可能出现了脑梗塞、脑供血不足、脑萎缩、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等脑部病变,必须到医院进行治疗。
为了减缓生理性脑衰老,李小刚教授建议,老人首先要保证规律、健康的生活和饮食,并多动脑,读书、看报、下棋都有助于延缓大脑衰老。澳大利亚的调查也发现,有50%的人都希望延迟退休,以保持活跃思维和大脑健康。平时还要注意锻炼身体,经常打球、散步、游泳等,增强抗病能力,也能间接保护大脑。
李小刚教授提醒,“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可能会影响到大脑的认知功能。”有此类疾病的人,要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多吃清淡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