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
视频链接:
主持人佳璇:“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科教频道的《健康北京》我是佳璇。我们今天要跟大家讲的这种疾病呢,可以说和全国2.5亿人是有关系的。而且呢尤其是在中老年人当中它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它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高之一糖尿病。那我想问一问我们现场的观众朋友,有没有人血糖有问题。或者是家里的家属朋友血糖有问题的。有吗?有。您得糖尿病多长时间了呀?”
“二十多年了。”
主持人佳璇:“二十多年了?”
“对。”
主持人佳璇:“这些年一直血糖控制的好吗?”
“不好。”
主持人佳璇:“不好,自己都知道不好啊。”
“对。”
主持人佳璇:“那为什么没控制好呢?”
“我不忌嘴。”
主持人佳璇:“没忌口是吧。”
“对。”
主持人佳璇:“那问问您,您这个餐前餐后的血糖,现在控制到什么程度?”
“十四五六(毫摩尔每升)。”
主持人佳璇:“餐前餐后?”
“空腹。”
主持人佳璇:“空腹,这个惊的我有点嘴都有点合不上了。这个血糖控制的实在是太不好了阿姨。但是我们提到糖尿病以后,其实最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这三个字,那大家说最可怕的是什么呢?”
“并发症。”
主持人佳璇:“对,这个大家都开始说了。是糖尿病的并发症。那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对不对?谁能给我举几个例子。”
“那个对我们的眼睛对我们肝脏,心脏都不好。”
主持人佳璇:“对,我们听过很多病,比如说什么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肾病,包括糖尿病的并发症,最终可能会导致眼睛的失明。那今天呢我们这期节目,将会重点的给大家讲一讲,糖尿病所引发的眼睛的疾病,这样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来。”
2013年4月22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的手术室里,拉开了一场光明保卫战。躺在手术台上的是58岁的杨洪文。此时此刻,他的双眼正面临着永久性失明的危险,其实在5个月前,杨洪文的眼睛还好好的,仅仅只是觉得眼前有一点模糊,就像上了年纪都会得老花眼一样。可是没想到几个月后的今天,他居然走到了濒临失明的境地,而致使他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近乎双目失明的原因就是糖尿病。那么像是杨洪文这样的已经病入到如此地步的人,真的还有救吗?为了保住他残存的视力,主刀的马志中医生屏气凝神全力以赴。
主持人佳璇:“看到这儿肯定很多人也跟我现在有一样的疑惑,这个得了糖尿病肯定就会眼睛失明吗?短片里面介绍到的这位先生,为什么他的这个糖尿病导致眼睛出现的疾病,这个进程会这么的迅速。关于种种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还是得请出专家。来,掌声有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的马志中大夫。来掌声有请。您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您好,主持人您好。”
主持人佳璇:“您好,欢迎马大夫。”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大家好。”
主持人佳璇:“马大夫您好,我们刚才提到了一个糖尿病的眼睛的并发症。那我们怎么定义这种疾病呢?它这个糖尿病导致的眼部疾病到底伤害了我们眼睛哪里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糖尿病其实对每一个组织都有伤害,但是最主要的伤害,对眼睛伤害是视网膜。那么于是我们把这个最主要的病变,叫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个里边就是视网膜。切到眼睛内面的这里边有血管,其实糖尿病最主要是攻击血管,我们看可以看屏幕,那就是一个糖尿病眼底的血管的受累的,就是有病的。你看它都像一个串珠子一样的。”
主持人佳璇:“有点像蚯蚓了。而且还疙疙瘩瘩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一看那样子,就是个非常可怕的问题。”
主持人佳璇:“那我们想了解一下,就是刚才短片里播过的那位杨先生,那他的这个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到什么程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他在我跟他接诊的时候,他右眼几乎是看不见什么东西了。那么左边的眼睛也很严重,那么其实他在进到我的诊室时候,都是家属扶着他进来的。他当时已经生活不能自理了。”
主持人佳璇:“那像这种情况,他有办法去挽救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其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呢,就是引起严重的视力伤害,它实际上经历过几个特别重要的节点。有三个节点,实际上在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可以治疗的。如果是发展到杨先生这种状态这种阶段,实际上他把三个都可治疗的阶段都过去了。”
主持人佳璇:“那就是三个可以逆转的阶段都错过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对。”
主持人佳璇:“那都错过了,那最终面临的是什么,是失明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虽然不是失明,但像比如说杨先生的右眼像手晃可以看的到,但实际上几个手指头都看不见了。那么实际上这种眼睛损害,就是相当严重的。维持不了生活的,所以实际可见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你要如果不及时的治疗,或错过这些关键的治疗时机的话,它确实可以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
主持人佳璇:“刚才提到了一个特别关键的问题,就是有三个节点,那刚才我们也说了,咱们中国也算是一个糖尿病的大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1亿已经是糖尿病了,还得有1.5亿是将要成为糖尿病。”
主持人佳璇:“这是糖尿病前期的人,所以说有这么多人,他们可能是我们的朋友,可能是我们的家人,甚至有可能就我们自己。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得好好地去了解一下。我们先知道一下这三个节点,分别都是什么,然后我们怎么能够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挽回我们自己的眼睛呢,这样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
马志中医生提出,要想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终致盲,有三个重要的狙击点,第一个狙击点就是在还没有发生并发症的糖尿病初期,其实杨洪文患糖尿病的时间不长,只有4年的病程,可就在这段时间内,杨洪文完全没把控制血糖当回事,一点点错过了阻止致盲的第一个重要节点。
主持人佳璇:“您看这短片里介绍的说,其实2011年的时候,就已经确诊了是糖尿病。可是杨先生没往心里去,那我们知道,其实糖尿病对我们全身的血管,都是有影响的。那它到底是怎么影响我们视网膜上的这些血管的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视网膜的血管,大家看,别看这画的挺大,看这个眼球,谁的眼球有这么大个?这是个夸张的。其实眼球里边的血管很细,所以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微血管。”
主持人佳璇:“微血管。”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所以实际上糖尿病它是攻击血管,它是一个血管性的病,专门攻击血管壁的一个病。但是它是从小的起,从小血管、微血管,到中血管到大血管,它是这么个过程。最开始是微循环障碍。”
主持人佳璇:“所以,那我们能不能理解为就是说糖尿病如果出现并发症的话,它有可能最先出现在我们眼睛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完全有可能呀。有很多患者甚至于他的第一就诊的科室就是眼科。其实他,眼科才发现他,他已经有视网膜病变了,最后告诉患者说你已经得了糖尿病。你这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以实际上他原来完全不知道,他自己有糖尿病。”
主持人佳璇:“眼睛不舒服了、看东西模糊了、视力下降了,去看眼睛。发现是糖尿病所导致的。”
主持人佳璇:“那是不是说所有的糖尿病病人,最终都会有并发症,就是发在我们的眼睛上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并非如此。比如说10年的时候大约30%,那么到15年呢,那可能到了50%,可能到20年呢就到了70%,这是个大体的一个数字。所以大家如果是,我自己是糖尿病的患者,那我怎么知道我眼睛不会瞎呢?不会不知道,所以第一,首先一点你得过第一关,防你自己第一个节点,说我别让它向视网膜病变发展。”
主持人佳璇:“那我们也想问问,就是比如说早期的这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没有什么小的提示症状能告诉我们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千万不能依赖视力,视力是靠不住的。因为到了视力下降的时候,你已经病情就非常严重了。当你眼睛看不见了,或者视力下降的时候,你再看眼科大夫就晚了。因为刚才说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它是逐渐逐渐从小、从轻的到重,黄斑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眼睛特别重要的部位。假使这个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还没有涉及到黄斑的时候,视力不会下降,它很严重的时候视力也并不会下降。那么在这个时候,实际上呢,你就不能够认为你视力下降的时候,你告诉患者其视力下降的时候,再看医生。通常就会延误这个治疗,刚才说不有三个节点吗?把第一个第二个节点就给误了。”
马志中教授告诉我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到视力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病变,所以在确诊糖尿病之后,一定要严格控制血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阻断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因为杨洪文的疏忽大意,没有重视糖尿病的危害,所以已经患上糖尿病的他,视网膜病变也在体内悄悄的发生了。而此时此刻,也正在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终致盲的第二个重要节点。如果他现在还能重新重视起来,还是可以避免致盲的。
主持人佳璇:“那第二个节点呢,就是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经出现了,但是还比较轻微,对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还可治。”
主持人佳璇:“还可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治完了以后呢,伤害视力还不太严重。”
主持人佳璇:“那这个时候应该做点什么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这个时候通常是需要医生去帮助。那个时期用激光治疗非常有效,我们把它叫做全视网膜光凝,光凝实际上就是把激光打到眼睛里面去,有效的控制眼,让眼睛视网膜的缺氧的状态下降。于是来挽救这个视网膜。这个是第二个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间,那就是一个他就要向第三个阶段发展。所以在那个阶段,是最最重要的一个节点。”
主持人佳璇:“那也就是说,如果在那第二个节点的时候,也采用了最有力的这种挽回治疗方式,就是激光治疗的方式,如果要是再加上其他的血糖控制的好再忌口,这个就完全可以到这儿就不往前走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大多数人就可以停在这儿了。就是说为什么把糖尿病的盲叫做可避免盲呢。世界卫生组织在21世纪防盲的目标当中,把糖尿病盲作为一个最关键的一个目标,第一位的目标,原因是其中有一条,就是因为糖尿病的盲是可以避免的。你只要是能控制好,就可以把疾病控制在某一个阶段上。”
主持人佳璇:“我就是知道了有糖尿病之后,其实我是有百分之百的可能性去控制,我们的眼睛不出现并发症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没错,我想那就是我们大家坐在这个里边,说这件事特别重要的一点方面。从他开始得上糖尿病,一直到他失明,这个阶段是经过许许多多的环节的。这许许多多环节,我们都可以有办法制止或预防。”
马志中教授告诉我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可以避免致盲的,如果已经发生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前期可以通过激光治疗来阻断病情进展,这回杨洪文是否能够把握住关键的第二节点呢,此时意外却突然发生了。
主持人佳璇:“这个杨先生某一天出门的时候,走着走着突然一下子就摔倒了。那从摔倒以后,他的眼睛再看东西就有点模糊了。关于这个情况,我们也做了一个小小的记录。来看一下。”
就在杨洪文意外摔倒的第二天,他感到自己的右眼看东西有点模糊。而且在随后5天的时间里,右眼的视力一天不如一天。可这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直到一个星期后,在他突然睁眼的一瞬间,他的左眼里看到了鲜血晕开的景象,这才重视起来,赶紧到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把杨洪文吓了一跳,他的右眼视网膜居然已经脱落,左眼眼底也在不断地出血。
主持人佳璇:“我觉得这个情况挺严重的了。一只眼睛是视网膜脱落,一只眼睛是眼底出血,刚才咱们一直在提,说这个糖尿病到并发症视网膜病变它有三个节点,那这一个视网膜脱落还有眼底出血,它算是第二个节点还是第三个。”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其实这就算第三个节点了。”
主持人佳璇:“已经到了第三个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真正的第三个节点,就是到了眼底出血了,就是需要开刀的时候了。出血的时候也需要开刀,比如视网膜脱落的时候,也需要开刀治疗,那么实际它们都算第三个节点了。”
主持人佳璇:“那这个视网膜脱落,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它的严重性在那儿?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视网膜正常情况下,它眼睛是这样子。视网膜是贴在眼球壁上的,它为什么要贴在眼球壁上去呢,原因是它要接受周围的血液的营养,如果是视网膜从这个上边剥离下来,它就像一片纸,视网膜很薄,像一片纸贴在墙壁上。”
主持人佳璇:“就像我们说那个隐形眼镜似的。是吗?它就掉下来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对对对。它要如果脱落下来,就没有法去接受周边的组织的营养了。那么眼睛的视网膜它是个感光器官,那么它不能把光的能量,转变成电信号传在脑子里边去,你想这个问题有多严重。视觉形成不了了,这就是它的后果呀。”
主持人佳璇:“我知道了,但是它为什么会脱落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我们刚才看见的,那个血管严重的病变,那么后来呢,这些严重的病变,会把视网膜从那个周边,它自己所在的那个组织上,给拽下来,给拉下来,所以叫做牵引性的视网膜脱离。是因为那个血管病变,一点一点的导致的。”
主持人佳璇:“那我在想,杨先生突然确诊是一个眼睛出血一个眼睛视网膜脱落,他跟摔那一跤有关系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那也是个偶然。一个是杨先生可能当时我记得是不是因为喝了一点酒,他才摔倒的。另外呢,这个出血它是一个偶然,就像一个枪机的扣扳机的效应,一出血自己没有意识,一下子头着地,那么一震那么本来有了病变的视网膜的血管就破了,于是就出血了。但实际上没有原来的基础,就摔是摔不出眼睛出血的。”
主持人佳璇:“这眼睛还保得住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右眼的视网膜脱落,要是按照分期来说,视网膜的病变分六个期,那么等于说杨先生最后的右眼是已经到了第六期了,到最后一个阶段了。而左边呢是第四期,出血嘛是第四期,那第四期实际上呢,要是及时做手术还可以挽救。”
主持人佳璇:“好,那其实我们记者在跟杨先生不断的沟通的过程当中也了解到,这个杨先生好像之前在当地的医院也去看过这个眼睛,那我们去了解一下什么情况来。”
因为意外的跌倒,加速恶化了杨洪文的病情。此时他已经此过了可以致盲的第二个节点,情况十分危急。当地医院建议马上进行手术治疗,可是手术后没过几天杨洪文的左眼里再次看到了鲜血晕开的画面,于是他被再次推进了手术室。就这样,杨洪文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反复做了三次手术。但是依旧没有效果。此时杨洪文正处在双目失明的边缘,无奈之下,他只能转诊到北京,找到了北三院的马志中大夫,这才发生了开场抢救的一幕。那么,马大夫能够帮助杨洪文手术仅剩的最后节点呢?
主持人佳璇:“其实刚才短片里看到,这个在当地做了三次手术,但实际上还没有阻止他,这个继续恶化的一个进程。那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求助到了我们马大夫,您能不能跟我们讲讲,咱们是怎么给他进行制定这个手术的方案和治疗方案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两个眼睛是这样子的。第一,我们先把左眼睛做了手术,刚才不是说出血了吗,出血了以后,其实手术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把那个出血的那根儿跟掐了,给除掉。同时呢,他因为杨先生在得病的时候,出血之前没有打好激光,再给他补充激光治疗。这就是做手术的最主要目的,右边呢因为它已经发生了脱离,在外地做了两次手术了,后来我们到这里边,再把他原来的手术再给做一个进一步的修整和巩固治疗。这就是杨先生治疗的基本过程。”
主持人佳璇:“对,其实我知道马大夫,肯定已经用最简洁的语言来给我们讲了。但是因为我们都是外行,我们就是知道了这个手术一个是找到哪个血管出血,然后把这个血给止住,然后至于那个视网膜脱落的手术,肯定也是很复杂。其实作为我们老百姓来讲,我们特别想知道的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杨先生情况都已经这么严重了,那通过治疗,现在怎么样了呢?今天我们也把杨先生请到了《健康北京》节目的现场。来掌声有请,欢迎。您好。欢迎您来这边请。”
特邀嘉宾杨洪文:“马教授,您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您好,有一阵子没见了。”
主持人佳璇:“来两位请坐。”
特邀嘉宾杨洪文:“观众们好。”
主持人佳璇:“想问一问杨先生您现在感觉视力情况怎么样,能给我们形容一下。”
特邀嘉宾杨洪文:“挺好的,现在恢复了。通过马教授给我精心的治吧,我现在恢复到0.6了,基本自己都没问题,工作也没有问题了。”
主持人佳璇:“是吗?”
特邀嘉宾杨洪文:“是的。”
主持人佳璇:“之前听马大夫介绍,说好像您去就诊的时候,还是家人推着您进去的。”
特邀嘉宾杨洪文:“对,那时才零点几。就是几乎没视力了。”
主持人佳璇:“几乎看不到,那您现在这两只眼睛的视力,都是同时恢复了吗?”
特邀嘉宾杨洪文:“这个右眼只是手动了。”
主持人佳璇:“什么。”
特邀嘉宾杨洪文:“就是左眼现在没问题。”
主持人佳璇:“您刚才说右眼怎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只能看见手动。”
特邀嘉宾杨洪文:“手动这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只能看见手晃。”
主持人佳璇:“就是说右眼的视力还是不行。那我记得刚才说,您右眼的情况应该是,左眼眼底出血右眼是视网膜脱落。对吗?”
特邀嘉宾杨洪文:“对。”
主持人佳璇:“是那为什么通过手术的方式,还是解决不了右眼的问题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那是因为杨先生他这个右边的眼睛,因为发生了多次的手术,做了很多的手术,他有一个阶段发生,另外一个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夺走他的视力最主要的并发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叫做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就是当眼睛视网膜病变,达到最难治的情况时候,它就发生转化成另外一种病,那么就是一下有一个眼睛里边,无限的长了许许多多新生血管,刚才如果你能记住的话,你看糖尿病的眼底,那时血管都是非常非常的异常的,那么如果是这些血管,让它无限制的发展起来,它就会得另外一种病就会导致眼压升高。把这种情况叫做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杨先生就是得了那种病了。最后眼压非常难控制,不断地血,血也难止住。眼压也特别高,后来呢好长时间的高眼压,使得杨先生视神经视网膜的功能都没有了。”
主持人佳璇:“它叫新生血管性的青光眼。”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青光眼。”
主持人佳璇:“那这个也是由糖尿病所引发的吗?这种青光眼。”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对,是以糖尿病为基础的。”
马志中教授告诉我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到后期,会发生永久性的视力损伤。我们只能通过手术方式,挽救一部分的视力。此外,在病变后期,还可能伴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增加致盲的风险。
主持人佳璇:“那杨先生其实看短片我们简单了解了一下您的经历。说您虽然当时确诊了糖尿病,但是好像在吃喝生活各个方面也不是特别的重视。是吧。”
特邀嘉宾杨洪文:“对。”
主持人佳璇:“那我想问问,那您现在的血糖情况,控制的怎么样了?”
特邀嘉宾杨洪文:“现在血糖基本还是可以。早晨的5点多到5点多到7点多(毫摩尔每升)。餐后这是在9点到11点(毫摩尔每升)。还行,血压吃了降压药,达到130到135(毫米汞柱)基本上挺好的。”
主持人佳璇:“那马大夫比如说像杨先生这样情况我听着他在报自己的这个数据,您不住的在点头。那就是说这个数据其实还是很满意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对,就是餐前的血糖还不错。餐后的稍微高一些。”
主持人佳璇:“那像这样的情况,如果继续保持下去,在饮食生活各个方面都控制的话,那这个糖尿病眼睛的并发症还会继续恶化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志中:“对,其实糖尿病的病人,一般的你要是把血糖控制一个非常正常值上,不太容易。但是它其中有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一定要平稳。不要老是动来动去的,波来波去的,它这个是对它伤害器官伤害性特别大。杨先生告诉我们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自己得重视起来。对吧,别以为说那时候也没什么事,视力也没什么事自己也没什么感觉,照吃照喝,这点事,我觉得杨先生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好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