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媒体聚焦·视频 > 正文

【CCTV 10 健康之路】小心身边的毒物

作者:魏威 来自:本网 时间:2019-01-17 文章点击率:

【CCTV 10 健康之路】小心身边的毒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2214723/

主持人 丁曦:“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由滋补国宝东阿阿胶赞助播出的《健康之路》节目。今天节目一开始,小丁为大家准备了三个神秘的盒子,这个盒子里边究竟有什么样的内容呢?说出来您准保吓一跳。”

晓琳:“这什么呀?”

主持人 丁曦:“这三个物件吧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常见,但是每一件有可能会造成致命的伤害。有没有吓到?”

晓琳:“好紧张啊。”

王子侨:“什么?”

主持人 丁曦:“谁先来打开第一个。”

晓琳:“你。”

王子侨:“我来吧。”

主持人 丁曦:“来,三、二、一。”

王子侨:“吓死了。”

晓琳:“这是什么呀?”

王子侨:“体温计,太吓人了。”

主持人 丁曦:“赶快量着下去吧,你看他们都怪我,这有什么可吓人的呢?来,先量着,看看今天有没有发烧,我们这个温度计它在完好的状态下呢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它一旦打碎,后果将不堪设想,究竟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哪些伤害呢?马上为大家请出今天的专家来自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赵金垣主任,掌声有请。欢迎,赵主任,刚才他们怪我,说我大惊小怪的,一个温度计有什么好怕的,你怎么样?”

王子侨:“我从小用到大,怎么可能它有问题。”

主持人 丁曦:“它怎么可能有问题呢?赵主任?您快帮我说说。”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温度计没问题,但是我们温度计里边用的是水银。”

王子侨:“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对,是汞。”

王子侨:“重金属这个有毒,但是谁也不会拿它就是像冰棍似的给它咬开。”

晓琳:“那是你大了你肯定不会咬,那小朋友当然不注意了。”

主持人 丁曦:“真是的。”

晓琳:“像我朋友的孩子,是放在嘴里咬碎的,就直接在嘴里了,这个更可怕我觉得。”

主持人 丁曦:“这个温度剂 了以后可不那么简单,里边的化学物质那是致命性的,我们先请赵主任您先落座,来给我们讲解好不好?来,有请。就别说小孩子了,你就说我吧,这么大了,有一天我爸在开车,然后我就开始量体温,觉得自己好像有点感冒了,然后完了以后,我就在那甩甩甩,然后我爸爸就马上停车说,你这个动作相当危险你知道吗你知道这里边是什么吗?这个里边的东西这个,要是把它摔碎了,如果要是吃到,吃进去的话就会中毒,所以我当时就被吓到了,你干吗这么诧异地看着我?你没想到是吗?”

王子侨:“在我就是这么多年的认知,我没有给它甩出去过,我也没有碎过,但是有一个特别不好的示范,就是初中的时候吧,那段时间就是我身边就会有人把它打碎故意玩那个里头那个水银,因为它是一个。”

晓琳:“因为它跑,就像那个水珠一样。”

王子侨:“对,你抓不到它。”

晓琳:“抓不到。”

王子侨:“然后它就会,就是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危险的示范。”

主持人 丁曦:“电视机前的孩子们千万不要向这个怪叔叔学习,这是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也是一个特别危险的动作,赵主任赶紧跟大伙儿说说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我们温度计比较准的温度计都是拿水银做的灌在里面的,观察水银的升降来看温度的,大家知道水银是个金属,水银这个金属有什么特点呢?就是它唯一的所有金属都是固体是不是?金银铜铁锡都是固体对不对?唯一的金属水银是液体的,在常温常压下它是液体的,而且它对温度很敏感,所以你稍微温度变化一些,它因为热胀冷缩大家知道,稍微温度升一点它就上去了,所以是最准的,拿来校正仪表的都是水银。我们现在大家用的最多的跟我们关系最密切就是温度计。”

王子侨:“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您说你没事,你老是。”

王子侨:“不是我,不是我,是因为当时有一段时间,大家就是流感特别频繁,就大家都会有,就会有人不小心把它地在地上摔碎了,他们就会觉得里面那个金属那个像水滴一样的金属特别好玩,他们就在玩,然后被我们的化学老师深刻。”

主持人 丁曦:“化学老师路过。”

王子侨:“深刻痛恨地批评了,就知道这件事情其实是有多危险的。”

主持人 丁曦:“那他们如果在玩这个水银的话,会不会出现中毒的情况?”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这个水银我刚才说,温度计跟我们接触生活接触很密切,你看水银在这个温度计里边封闭着没事,对不对?但是我们现在经常遇到的,在看门诊时候经常就是家长带着孩子来了,为什么?小孩儿有时候放在嘴里边不小心啊,嘣一下子,或者是他姿势你扶着他时候,他姿势动一下,掰断了。所以,水银有时候流在地下,有时候就流在嘴里。”

主持人 丁曦:“那如果孩子在量体温时候比如说咬断了,这个时候我们第一时间是要用清水漱口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你注意,这个假使这个孩子嘴没破,嘴没有破,这个水银通过消化道是不吸收的,它的吸收量多少呢?万分之一。”

主持人 丁曦:“这个几率就很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很小很小了,就吃下去。我给你举个例子,我上次出去会诊一个病人,喝了多少呢?大概这么多吧。”

王子侨:“水银。”

主持人 丁曦:“这么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大概七八十毫升。”

主持人 丁曦:“他是误饮了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大家不要小看它,因为它的比重很大。”

王子侨:“非常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1公斤多一点,相当于两斤,因为它比水重13倍,你1000毫升水是1公斤对不对?你算算你除13你看,七八十毫升他下去了下去之后他吓坏了,一般医院他不会处理呀,我们叫他,你躺好了,让他卧床好好休息,就一般的流食不要吃硬的东西,就流食,让他自己排,结果我们每天就给他拍片子看,开始进去了都在胃里边这么一大片水银,然后一点点向下流,你每一天拍一个,拍了五天以后,基本上没了。”

晓琳:“就出去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到下面,五天以后基本上没了,我们结果又留了两天,七天,里边水银一点也没有了,最后把大便,收集的大便老在那喝水,收集大便以后,我们把大便冲掉,水银都在下面,把它倒出来还是这么多,所以这个病人住了十天院,一点事没有,我们给他测血里的汞,测尿里的贡都没有升高,说明什么呢?不吸收,汞没有吸收,假使这个人要是做了手术了就完了,有人说打开胃去吸出来就完了,你打开血管一破,它很快就渗入到血管里去了。”

主持人 丁曦:“所以就不要太去动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不动它,让它自己。”

主持人 丁曦:“让它自然排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消化道进去不要慌,不要慌,它自己完全可以排出来。”

主持人 丁曦:“这个算是非常幸运的了,有没有凶险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你说对了,水银怕蒸发以后吸进去,它的蒸汽吸进去就不得了,通过呼吸道吸进去,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水银还有一个什么特点,什么呀?它能够溶化这个金属,所以我们拿来做什么用呢?淘金,大家在淘那金沙对不对?还有矿里的金沙拿出来了,但它不纯哪,沙子里还有很多的石头,还有些沙子,很简单,你把水银拿出来,倒到沙子里去,这么一摇晃,金子都溶在水银里边,那沙子不进去的都在外面,你把这个像豆腐渣一样的东西拿起来,用纱布包上这么一挤,它水银漏出去了,这一小块东西像豆腐渣一样的就是含有金子的这个汞齐,我们叫金汞齐,这怎么回事儿呢?就这个人是个小老板,雇上十几个工人给他淘金子,开那个金矿,把那个金矿弄出来以后,他自己收集以后,他自己一家三口在一个小房子里边,把每次炼的汞齐就收集在一起,放一个大锅,就大黑陶瓷锅,放里边铐,因为不需要很多温度的,就煤油炉,就是那个煤球炉子加温,一加温水银很容易蒸发,水银蒸发了,金子就一块粗金就在下面了,把金子拿出来,下次再弄,再把一个汞齐再放那,这人干了10个小时,吃完晚饭8点钟干的,干到天亮了,一家三口,孩子,孩子三岁孩子在屋里睡,他老婆也在旁边睡,他把窗户用棉帘子盖住,把门口堵上,为什么?怕人家看见他在炼金子。第二天起来他就汞中毒,急性汞中毒完了头晕,头晕起不来了,到晚上,到傍晚时候开始发烧了,一家三口全发烧,在第二天都咳嗽,喀喀喀咳嗽,发高烧,咳嗽,出皮疹,急性的汞中毒,他会有急性的化学性肺炎,会有皮疹哪,这是急性汞中毒,一个礼拜左右牙都松了,好在这个人发现得早,后来没死,他就是个典型的由于吸入大量的汞蒸气引起的急性的汞中毒,所以汞的毒性还是。”

王子侨:“挺强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比较强的,所以这个水银你不要小看。”

主持人 丁曦:“还有那种甩着甩着,啪,温度计就不见了,你都不知道甩哪去了,然后我就会别动,保护现场,这个时候就要开始大面积地搜索,看看哪里有玻璃碴,或者说哪里有这个水银,特别吓人。”

王子侨:“而且水银你抓不到,扫不了,就很难处理。”

主持人 丁曦:“对,你有经验你说说。”

王子侨:“我看着我初中同学他就是,就是扫也扫不掉,后来是化学老师用了一张纸这么一兜就兜起来了。”

晓琳:“对。”

王子侨:“然后我觉得好神奇。”

主持人 丁曦:“没有觉得好危险。”

王子侨:“是因为我们大家那个东西碎在地上大家都去给它弄起来,想给它弄起来扔掉,弄不起来。”

晓琳:“它开始是分散的好多珠珠,你们一会儿再给它聚合,然后再扫它它又分散开,然后可能那时候觉得孩子们觉得好玩,就玩这个,化学老师就教我们把它弄完了之后让我们把教室窗户都打开。”

主持人 丁曦:“还要打开窗户。”

王子侨。“我当时也不懂,后来老师讲到水银的性质的时候,我可能稍微明白了一点。”

主持人 丁曦:“那你明白了什么呢?说说看。”

王子侨:“就是要通风,要给它及时地处理掉。”

主持人 丁曦:“他们处理得对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讨论得很好,水银呢,我们知道它水银您刚才很对,水银它是一个常温下它是一个液体的,而且比重很重,它相当于水的13倍半左右,你看,它比水要重13倍半,所以它很重,很重,很重有什么特点呢?就是掉在地下,很重,啪就散了,散了以后无孔不入,因为它很重,所以有一点空隙它就沉下去了,所以你要是地面不平,或者有空隙。”

晓琳:“有缝隙。”

主持人 丁曦:“地板的缝隙里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你根根本就找不着了,一下就没了,或者是你是一般的水泥地很粗糙的,就很难把它收集起来。第二,它的特点比较容易挥发,就常温下,它也变成气态了。”

主持人 丁曦:“所以你的化学老师太棒了,要我们把窗户都打开。”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是。”

主持人 丁曦:“让它挥散出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对对,所以我们的水银假使散落了,因为它是有毒的,我们尽量不让它扩散,尽量不让托,所以你假使地面很光滑的时候,也没有空隙,或者在桌子上,你不要动它了,不要用布来擦,一擦就吸附了,因为这个水银还容易吸附在我们衣服上,(汞)蒸气。”

主持人 丁曦:“那具体应该操作呢?我们还是请赵主任结合我们给您准备的道具给大家讲解一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赵金垣:“好的。”

主持人 丁曦:“如果出现了体温计的断裂,我们第一时间应该做什么呢?我们请赵主任给大家演示一下。”

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

“他姿势动一下,掰断了。”

孩子不小心咬断温度计是否会送命?生活中常吃的、常用的有多少因为铅汞等重金属存在中毒风险?《健康之路》带您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