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 7 月 23 日第 5 版, 付卫院长介绍医院通过内外循环驱动,做有组织、 有价值的健康领域产学研合作。
研究型医院聚焦临床疑难复杂疾病及重大疾病,坚持以临床为导向进行科学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治疗能力与技术,持续推动诊疗方案革新与进步。作为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它成为推动医疗、教学、科研深度融合的重要创新平台。
7月19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的2025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大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研究型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医学科技创新的未来方向。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何振喜在主旨报告中提出,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需要结合20余年的探索经验,顺应新时代呼唤,直面困难挑战,坚持破立并举,以战略思维破解矛盾、统筹发展。
从探索到引领
输出创新核心动能
2004年,解放军总医院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研究型医院构想并开展探索实践,随后,大批军地医院相继启动研究型医院建设。研究型医院建设发展在探索中不断完善。
2013年,随着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成立,研究型医院建设进入有组织推动、面向全国推广的新阶段。2022年,“加快建设研究型医院”被列入《“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研究型医院建设已经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社会认同度越来越高,医疗卫生机构研究导向型特征更加明显,凸显医学创新战略科技力量的枢纽作用、培养医学领军人才的摇篮作用、对医药产业的支撑作用、对医学人工智能应用的示范引领作用。”何振喜介绍,目前,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19个省(区、市)均推出并实施研究型医院建设举措。
“研究型医院是医学创新的策源地、临床研究的主阵地、创新成果的验证地、转化产品的应用地,在医学科技创新转化链条中居于枢纽地位。”何振喜表示,当前,无论是从国家战略要求看,还是从研究型医院建设实践成效看,大型公立医院着力建设研究型医院已经成为医疗卫生行业领导者的“必选题”,要确立与之相应的研究型医院建设目标观、动力观、价值观,进一步强化对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关注程度、投入强度和落实力度。
从转型到突破
离不开融合的力量
难病诊治、医学创新、成果转化是研究型医院的三大核心职能使命。在何振喜看来,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必须注重三者并重并举,融合协同发展。“应坚持‘政府主导、医院牵头、多方协同’,积极整合国家级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资源,打通基础研究至临床医学创新转化闭环,通过‘政产学研医用’深度融合,实现我国高水平医学科技自立自强。”何振喜说。
各地已陆续开展了“融合”的探索。“近年来,山东大学深化‘医学+X’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临床诊疗—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体系,为研究型医院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科技保障。”山东大学副校长易凡介绍,学校未来将主动对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需求,携手全国同行在临床研究体系建设、科研评价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实践,为打造医学创新策源地贡献“山大齐鲁医学方案”。
围绕医学科研创新体系及研究型医院建设,许多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相关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从临床问题出发,做有组织、有价值的健康领域产学研合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付卫介绍,医院自2019年以来,先后牵头建立了涵盖20家医教研机构的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概念验证中心、22家院企联合研发中心,形成了“平台—机制—人才—资金”的内循环和“院企合作—跨学科合作—国际化—产业培育”外循环的双向驱动格局。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医院“难病诊治、医学创新、成果转化”的实力,还在遗传学精准诊断、生殖细胞冷冻保存液、3D打印生物技术、人工定制内植物手术等领域形成突出优势。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在会上介绍了该院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的举措、成效和规划。近年来,医院坚持临床与科研并举,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医院正在深入开展“疑难急危重症诊疗”“四阶五维人才育引”“有组织的科技创新”和“四主引领国际合作”等一系列能力提升行动,全力打造以高端医疗装备创新研发和临床应用研究为特色的一流医学中心,助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从理论到规范
筑牢创新发展基石
“把建设研究型医院作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大力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不仅为医院建设探索了一条高质量、内涵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还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有益贡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常务副会长周先志表示,建设研究型医院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医院发展的必然。
大会期间举行了《研究型医院建设与管理》《研究型医院理论与实践》专著,以及《研究型医院评价规范:综合医院》团体标准的发布仪式,《研究型医院评价规范:专科医院(肿瘤、妇儿、传染、中医)》团体标准编制工作也在会上正式启动。
“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院是一项兼具系统性和复杂性的战略性工程,覆盖疑难重症诊治能力突破、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科研水平跨越式提升、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信息化运营管理体系持续优化及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等多个维度。”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姚军介绍,专著在总结与回顾研究型医院建设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践,以及管理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研究型医院的理论体系,更好地指导研究型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此外,学会启动制定研究型医院评价规范,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系列相关团体标准,并由此构建研究型医院建设的标准化体系框架,旨在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的“施工图”。
链接地址:http://jkbshare.183read.cc/article/61628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