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4月29日,眼科张钰医生科普屈光手术相关知识。
“2006年,ICL(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引入到中国,2007年,我们医院开展了院内第一例ICL近视手术,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上万例ICL近视手术,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有目共睹。”4月28日,北京协和医院角膜和屈光手术专业组副组长罗岩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直播间中说。

“目前,矫正近视主要有三大类方法,一是框架眼镜,二是接触镜,三是屈光手术。对于青少年近视人群来讲,由于他们尚处于生长发育期,屈光度数并没有稳定,因此,他们主要是通过框架眼镜、接触镜来矫正视力。对于成年人来说,可以采取屈光手术的方式矫正近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视光专科副主任张钰介绍,屈光手术分为激光角膜手术(飞秒激光手术、准分子激光手术等)、晶体植入手术(ICL植入手术等)。
山西省眼科医院白内障二科主任刘杰为进一步介绍,“ICL(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是把类似隐形眼镜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不影响眼球的完整性,不受角膜条件的限制,所以手术适应的人群比较广,目前ICL最大可以矫正到1800度。而且,ICL手术是可逆的,有白内障等其他眼科疾病治疗需求时可以将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取出来,进行更新替换。”
此外,“患者做完ICL手术后的长期有效性得到了保障,也就是说,植入ICL是多少度,基本上都会保持这个度数,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增长近视度数。”罗岩介绍,“激光角膜手术,是将激光打在角膜上,改变角膜的形状,从而矫正近视,但角膜组织具有生物力学,并不是一个钢板,也就是说,角膜形状改变后还会再发生变化,比如发生角膜上皮增生,这就可能会造成近视手术效果回退,有些度数比较高的近视人群在做完激光角膜手术后,会再出现近视度数的加深,就又需要戴眼镜了。”
“如果近视患者在年轻时做了激光手术,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度数增加了,可能他的角膜厚度已经不适合再做第二次激光手术了,那么就可以植入ICL矫正近视。”张钰补充说,对于伴有散光的近视患者来说,还可以选择散光型的ICL,可以在矫正近视的同时,也可以矫正散光,“临床中,我们所观察到做完ICL近视手术后的患者,发生眩晕等不良反应的概率很低。”
刘杰为在直播中提到,之所以ICL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么好,这取决于ICL使用的特殊材料Collamer。“Collamer是由纯化胶原聚合而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眼内无任何不良反应,更符合人体构造。胶原成分使得晶体周围可以吸附一层纤维连接蛋白,可防止人工晶体被识别为异物,不会引发免疫排斥反应。而且Collamer可以做得非常薄、非常柔软,因此在手术中可以非常方便地把晶体折叠起来,通过很小的创口植入,医生手术时间短,患者感受更好。”
“ICL近视手术注重设计大于手术操作,未来,随着我更多新型设备、AI技术的出现,我们将获得更精准的术前测量、建立更好的术后预测模型,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安全的手术体验。”罗岩说。
链接地址:
https://m.peopledailyhealth.com/articleDetailShare?articleId=d17859ac24dc494b8530356dedbc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