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医讯 > 正文

早产儿回院当护士

作者: 来自:院刊 时间:2007-12-13 文章点击率:

11月30日下午,儿科新生儿病房出现了一幕激动人心的场景,19年前曾在此获救的1150克早产儿王璐颖在这里找到了当年的主管大夫童笑梅和管床护士唐燕燕,看到当年病危的孩子现在如此健康,并已成为一名实习护士时,两位医护人员激动得热泪盈眶。

璐颖向当年的主管大夫、现在的儿科主任童笑梅了解自己当年的病情

1988年9月21日出生的璐颖出生30分钟后就被转到新生儿科,当时只有1150克,属于极低体重儿,当时全身各系统均发育不全,心肺功能极差,频现呼吸暂停,严重时平均两三分钟发作一次。医护人员多次进行紧急抢救,并给予特别护理,在暖箱里住了84天、待各项体征平稳后出院,出院时体重超过2150克。

璐颖与当年的主管护士在一起

当年的早产儿如今已是海淀护校四年级学生,还是班上团支部书记,通过班级推荐和面试成为我院一名实习护士。对于能来北医三院实习,璐颖十分激动:“三院是我的救命医院,来这里实习可以学到更多、更专的护理知识,还有机会回报曾经抢救过自己的北医三院”。璐颖说,自记事起,爸爸妈妈及身边的亲戚都曾告诫自己,说没有北医三院就没有自己,自己的名字中的“颖”字还是为了纪念三院产科顾方颖大夫而起的。这次有机会来到三院,父亲专门叮嘱去找找当年曾救治过自己的大夫和护士。

璐颖手捧当年自己的病历

回忆当初璐颖寻找自己的情景,童主任仍历历在目:“那天我出门诊,空闲时一位护士坐我对面,问我‘童主任,你还认识我吗’,当听完她的介绍,我真的很激动,近二十年了,还有人记得我们,这是病人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事后童主任从病案科借出了璐颖当年的病历,看着病案中自己写下的一页页工整的文字,童主任感慨地说:“这孩子真是九死一生,早产儿需要过呼吸关、喂养关和感染关,那时早产儿抢救成功率不高,璐颖几关都闯过来了,很不容易,她真是一位幸运儿”。

璐颖与当年的主管大夫、主管护士在一起,观看暖箱里如自己当年一样大的早产儿

在新生儿病房,童主任指着暖箱里的一个1180克的婴儿告诉璐颖,她当时与这个婴儿大小差不多,并把璐颖的经历向护士们作了介绍。这时,一个护士问:“你妈妈叫什么”,“我妈妈叫田桂建”;“我记得你妈妈,你的头上是不是有一块不长头发,你当年的药费是不是13000多元……”当一切得到验证时,璐颖和唐燕燕护士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璐颖说,学习护理这个专业是父母和自己一起做的选择,一方面认为护理是一门很好的专业,另一方面是与自己的经历有关,她希望自己以后能给病人带去更多的关爱。

璐颖在呼吸ICU护理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