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11点25分,一阵急促的救护车警笛声呼啸而至。
这是一名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患者呈昏迷状态、双侧瞳孔不等大、收缩压60mmHg……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当主治医师需要了解患者信息时,才发现此患者无家属陪同,只有随行的警察可以提供一些简单情况。
刘韶瑜主治医师立即给予紧急体格检查,经过对患者的查体和警察提供的简要情况,考虑患者为“药物中毒”。当大家为无家属如何开展进一步治疗而焦急时,急诊科郑亚安主任果断决定“没有家属,也要积极救治,不能放弃一丝希望!”
面对如此严重复杂情况,郑亚安主任带领刘韶瑜主治医生、田慈住院医师立即开展抢救,插管洗胃30000ml、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生命体征支持、快速补液……
病人此时的状态迫切需要明确体内药物成分及浓度,以指导下一步治疗。然而,虽然时间紧迫,但此刻我院保卫处和公安机关仍未联系到患者家属,且我院无法进行药物浓度检测。经过与医务处的沟通,急诊科李红欣护士长亲自负责了患者血样送检的工作,并自费打车、垫付化验检查的费用。
检验结果显示患者血中硝苯地平及对乙酰氨基酚浓度严重超标,已达致死剂量,同时还存在其他复杂成分,应尽快清除已吸收入血的过量药物,否则患者血压维持不稳,随时可能心跳停止。
此时患者入院已4小时余,患者家属仍未联系到。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郑主任果断安排郭志国副主任医师立即给予患者行床旁血液灌流术,以快速清除血液内过量药物。
在患者入院7个小时后,其家属终于在保卫处和警察机关的联系下赶到了抢救室。而此时,患者已经进行了积极补液、抑酸、抑制胰酶分泌、保肝、脱水、抗感染等治疗。
历经3个白昼黑夜,患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神志好转,逐渐停用升压药物,撤掉呼吸机。2天后,综合评估患者呼吸及循环指标,予拔出气管插管,待患者各项指标好转后转入急诊留观,经过2天的观察,患者顺利出院。
此次患者的救治过程充分体现了急诊科医护人员精湛的抢救技术、熟练的医护抢救配合、更充分体现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