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经过10余天的紧急抢救和治疗,一名危重型肠道病毒感染的两月患儿康复出院,在家中度过了人生第一个儿童节。
5月21日凌晨1点,患儿因一小时内咳血性痰液两次由其家长抱到我院儿科急诊就诊。接诊医生孙晋波主治医师果断识别出患儿病情危重。当三线刘慧主治医师、二线刘子源住院总医师迅速赶到门诊楼时,发现患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面色发灰,肺部听诊有大量细湿罗音,伴有末梢循环障碍,当即诊断为肺出血,立刻给予气管插管,复苏囊正压通气,并开放绿色通道将患儿转入儿科普通病房。
病房里,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吸引器、抢救车等设备早已准备完毕。患儿的末梢循环状况很差,护士凭借着精湛的技术成功开通了两条静脉通路,保证了各种抢救药物的有效使用。
入院后不足一小时,气管插管内涌出大量血性泡沫样液体。患儿的心率持续在170-180次/分,伴有血压升高,并开始出现稀便、低热。病情凶险,变化迅速!看到出生才两个月的宝宝病成这样,家长开始慌了,情绪开始急躁……
考虑到患儿病情危重,刘慧医生深夜拨通了儿科副主任李在玲的电话,李在玲详细询问病情后,放下电话,连夜从家中赶到医院。
来到病房,查看患儿病情,确定进一步诊治方案后,李在玲就患儿家长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看到医生护士们如此负责,如此上心,患儿家长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
天慢慢亮了,早晨7:00,普儿病房四线鲁珊主任医师来到病房,查看患儿病情变化情况,同步确认诊治方案,并向焦急的家长交代。
远在外地出差的科主任童笑梅闻听此事后,也通过电话向各级医师详细了解患儿病情,了解诊疗方案。
经过应用呼吸机对抗肺水肿、纠正循环障碍、降颅压及相关支持治疗,入院24小时后,患儿的肺水肿逐渐得到控制,相关指标逐渐趋于平稳。
长达109小时的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后, 5月25日下午2:20分,两个月的小患儿终于成功撤离呼吸机!
看到这几天医护们忙碌的身影,看到孩子转危为安,患儿家长来到办公室,面对所有在场的医生深深鞠了一躬,并哽咽着说到“那天不应该……谢谢……谢谢你们,谢谢大夫和护士……”
由于危重型肠道病毒感染主要累及神经、呼吸、循环系统,随着患儿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好转,循环情况稳定后,患儿是否能够成功撤离呼吸机、神经系统是否受损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撤机后,在随后的治疗和评估中,未发现患儿神经系统任何异常和任何器官的功能障碍。
经过儿科普通病房12天的精心治疗,患儿恢复良好,最终于6月1日康复出院。
出院当天,患儿家长给医护人员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至此,患儿从肺出血就诊到危重型肠道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