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三院要闻 > 正文

央视新闻聚焦国家援鄂医疗队 北医三院乔杰院长接受采访

作者:姚永玲 来自:院刊 时间:2020-02-12 文章点击率:

2月10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来自全国154支医疗队,一万八千余名医护人员汇聚湖北抗疫一线,与当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共战疫情情况。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北大医学三家附属医院(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与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六支国家队成员建制接管重症病区,按照一人一案制定医疗救治方案,提高救治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央视新闻聚焦国家援鄂医疗队 北医三院乔杰院长接受采访

北医三院院长乔杰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国家援鄂医疗队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所开展的工作:“从人员的调配,住院的硬件条件的改造,诊治水平进一步提升上,下功夫,抓细节。”

央视新闻聚焦国家援鄂医疗队 北医三院乔杰院长接受采访

2月6日,在央视设在武汉的直播间里,乔杰院长接受央视专访。乔院长介绍,接到的军令是来组建危重症病房,抓住救治关口,尽量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到达武汉后,经过三十余个小时,北医三院与兄弟医院、当地医院团结协作,危重症传染病病房迅速组建,并开始收治危重症患者。同时,作为全国产科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中心主任,乔杰也关心着武汉地区孕产妇的安全,“她们的感染情况、母婴是否垂直传播等,关乎着民族的未来,特别重要。”乔院长希望此次能把这两个使命都完成好。

乔院长认为,把轻症患者、中重度患者、危重症患者通过不同的切入点进行救治是关键,而危重症要求投入人力、物力,包括病房的改造、流程的改造、人员的培训等等方面。需要管理管控和技术、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同时切入,目前可以看到国家从全国调集了呼吸科、危重症科、感染科这三方面的人力组成团队,来完成这个任务。

对于病房的改造,乔院长认为,把普通病房改造成能够进行危重症救治并具备传染病防控的病房在流程上还是需要做比较大的改动。一定要把清洁区、污染区、缓冲区这三个区域完全分开,保证医务人员不感染,才能让救治积极有效。目前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武汉大学协和医院与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在很短时间内救治能力的提高,乔院长感觉两个词非常重要:一是同舟共济,二是细节决定成败。

央视新闻聚焦国家援鄂医疗队 北医三院乔杰院长接受采访

乔杰院长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危重症病房开始有序的工作之后,迅速把一部分精力放到了孕产妇目前的感染情况和救治情况的调查上。采访中,她指出,根据目前有限的病例,还不能够证明新型病毒在母婴之间存在垂直传播。

面对疫情,乔杰院长认为,军令如山,我们必须同舟共济,团结一心,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1月26日,北医三院派出第一批20人的应急医疗队。2月1日,派出第二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院长乔杰亲自带队出征,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沈宁等随行。2月7日,医院再次派出第三批113人的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截至目前,医院共有137名医务人员在武汉开展医疗救援工作。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在前期与兄弟医院一起参与危重病人救治的基础上,迅速组建危重病房,于2月8日晚独立接管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新病区,并于当晚收治危重症患者。

链接地址:http://tv.cctv.com/2020/02/11/VIDEXgd3pKLb9Z24VDwt8cRn200211.shtml

http://tv.cctv.com/2020/02/06/VIDESXoLF0yeSJ6AfX8g8L4t2002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