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三院要闻 > 正文

我院急诊科医护团队参加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作者:郑康 来自:急诊科 时间:2020-12-23 文章点击率:

12月18日至20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大会以“危机与反思、非凡与新境”为主题,表彰了急诊医学工作者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卓越贡献,并探讨了当前急诊医学领域的新成果和新进展。我院急诊科主任马青变率队参会,通过大会发言、专题报告、优秀论文交流、承办工作坊以及壁报展示等形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分享。

会上,马青变主任作了题为“心肺复苏后多模态神经功能评估”的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心脏骤停复苏患者的神经功能在不同阶段的评价手段及对治疗、预后评估的益处;张玉梅主任医师、郑康主治医师、翟樯榕博士分别作了“非第一诊断急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中国电话指导心肺复苏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及“Serial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score with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predicts the mortality of cardiac arrest—a pilot study(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评分结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预测心脏骤停死亡率—一项初步研究)”的论文发言,上述三位医师的论文均获得优秀论文奖。

急诊科医护团队参加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急诊科主任马青变作专题报告

急诊科医护团队参加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急诊科主治医师郑康作优秀论文交流发言

急诊科医护团队参加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急诊科翟樯榕博士作优秀论文交流发言

郭治国副主任医师、杨依兰医师和马莉主管护师组成的团队,共同承办了“超滤培训工作坊”,系统化地介绍了静脉缓慢超滤技术的原理、临床应用中的技术要点和护理的重点。结合临床病例分析了超滤技术在心力衰竭患者救治中的优势,并分享了诊疗经验;同时还对超滤设备的使用进行了现场演示,重点介绍了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报警的应对和注意事项,工作坊受到广泛关注,反响强烈。此外我院急诊科的多篇论文被选中作为壁报交流。

急诊科医护团队参加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郭治国副主任医师在“超滤培训工作坊”分享诊疗经验

急诊科医护团队参加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杨依兰医师在“超滤培训工作坊”交流发言

急诊科医护团队参加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马莉主管护师在“超滤培训工作坊”交流发言

此次会议充分展示了我院急诊科的优秀临床和科研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我院急诊科在全国急诊学科的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