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5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三届创新转化大赛暨第四届科技成果推介会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举行。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林剑华,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处长闫颖,海淀区科信局局长舒毕磊,北京市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副主任于泳,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肖渊,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部长姚卫浩,北大医学部产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技术转移办公室主任沈娟,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干部罗虎,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副秘书长甘朝阳,中科院计算所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刘新宇,中科院自动化所重大项目与产业化处副处长孙守胜等出席会议。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党委书记金昌晓,副院长李树强、沈宁、宋纯理等院领导和医院科研人员代表一并出席。本次活动由党院办主任、科研处副处长、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姜雪主持。

林剑华副区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四个面向”为我国科技发展擘画了清晰路径。创新一定要解决实际问题,三院的科技创新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意义。不仅创新成果多、质量高,而且能转化为产品投入临床应用,创造了很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切实提高了医疗水平,服务了百姓,在医学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做出了非常好的尝试与示范,创新转化成果在海淀区居于前列,难能可贵。

姚卫浩部长希望三院在创新生态中汲取更大的能量,在平台搭建、机制上更进一步,争取科研工作和成果转化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乔杰院长表示,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医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对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三院六十余载的积淀之上,我们不断产出优秀创新成果,2019年我院获授权专利共215项,今年截止到10月,我院已有超过210项专利获得授权。通过社会资本嫁接,近年我院累计68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累计转化金额超过1.2亿元。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科技成果推介会与创新转化大赛决赛,遴选的13个项目将上台展示,希望各位专家评委给予意见与建议,也欢迎企业与基金组织接洽合作。医学科技创新与转化需要实现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医-产-学-研-用需要相互学习,互联互通,挖掘增长动力,集各方智慧,破解难题,使得创新成果得以惠及国家人民,促进人民健康保障、推动国家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

北医三院第三届创新转化大赛,从生物医药类、医疗器械类和其它产品类三大主题方向征集了21个项目,通过会审评选出来自泌尿外科、骨科、病理科、运动医学科、生殖医学中心、成形科、麻醉科、超声诊断科、肿瘤放疗科等13个项目进行路演。来自政府、高校、器械审评、企业投资等不同行业和领域的15人担任评委。在大众评审环节,来自院内一百余名医务人员作为大众评审为心目中的优秀的创新转化项目送上代表选票的玫瑰花。
北医三院的医务工作者利用工作间隙,围绕日常临床中发现的问题,收集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拥有一大批临床科技创新转化成果。经过参赛人精彩的讲演,专业评委提问、打分,以及大众评审投票环节,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和最佳人气奖。

来自骨科的桁架结构新型3D打印内固定系统的创新与转化项目和泌尿外科的自动控制膀胱压力导尿装置的研发及临床应用项目获得一等奖。

成形外科的高效的脂肪移植纯化系统项目及肿瘤放疗科的肿瘤智慧放疗辅助系统项目获得二等奖。

骨科的用于保留双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微创双开门术的一种椎板间支撑、固定、融合装置项目、生殖医学中心的一种优化的育龄妇女卵巢储备功能的软件及来自超声诊断科的一种新型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针项目获得三等奖。

运动医学科的关节镜下脱细胞基质支架修复软骨损伤的体系化创新及临床转化研究项目、病理科的智能病理显微影像实时增强和辅助诊断标注系统项目、泌尿外科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模态膀胱镜下肿瘤智能识别与分割系统项目和三个来自麻醉科的一种用于肝细胞癌筛查的MOR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及应用、软性可视插管喉镜的研发、一种可伸缩变角度的可调式可视喉镜项目获得优秀奖。
成形外科的高效的脂肪移植纯化系统项目、骨科的桁架结构新型3D打印内固定系统的创新与转化项目和病理科的智能病理显微影像实时增强和辅助诊断标注系统项目分别获得最佳人气奖。

金昌晓书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北医三院通过“搭平台、建梯队、扶人才”,在科技创新、学科交叉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优秀的创新项目都是在临床上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团队合作研究产生的。而在经济效益之外,医学创新一定要不断强调社会效益。希望各界朋友多多关注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进新技术新产品,配置新的增长点。

附获奖名单
一等奖
科室 姓 名 项目
骨科 韦峰 桁架结构新型3D打印内固定系统的创新与转化
泌尿外科 黄毅 自动控制膀胱压力导尿装置的研发及临床应用
二等奖
成形外科 安阳 一款高效快捷的脂肪移植纯化系统
肿瘤放疗科 杨瑞杰 肿瘤智慧放疗辅助系统研发与示范应用
三等奖
骨科 刁垠泽 用于保留双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微创双开门术的一种椎板间支撑、固定、融合装置
生殖医学中心 徐慧玉 一种优化的评估受试者卵巢储备功能的系统
超声诊断科 王淑敏 一种新型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针
优秀奖
运动医学科 刘振龙 关节镜下脱细胞基质支架修复软骨损伤的体系化创新及临床转化研究
病理科 郭丽梅 智能病理显微影像实时增强和辅助诊断标注系统项目
泌尿外科 毕海 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模态膀胱镜下肿瘤智能识别与分割系统
麻醉科 李义 一种用于肝细胞癌筛查的MOR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及应用
麻醉科 续飞 软性可视插管喉镜的研发
麻醉科 姚优修 一种可伸缩变角度的可调式可视喉镜
人气奖
成形外科 安阳 一款高效快捷的脂肪移植纯化系统
骨科 韦峰 桁架结构新型3D打印内固定系统的创新与转化
病理科 郭丽梅 智能病理显微影像实时增强和辅助诊断标注系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