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三院要闻 > 正文

管理赋能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第三次编委会暨第四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峰会举行

作者:董书 来自:医务处 时间:2022-01-06 文章点击率:

管理赋能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第三次编委会暨第四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峰会举行

2021年12月23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指导,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三次编委会暨第四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峰会以线下分会场结合网络直播的形式举行。编委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宋纯理副院长主持。

管理赋能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第三次编委会暨第四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峰会举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领导、国家级医疗质控中心主任、国内著名医院的管理者,以及BMJ Leader原刊主编等齐聚云端,解读最新政策、分享国内外管理经验和实践案例,探索新时代下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BMJ Quality & Safety由英国健康基金会(The Health Foundation)和BMJ出版集团共同所有,由BMJ出版,是美国医疗质量改进研究所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IHI) 的官方期刊。该期刊在医疗质量管理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21年最新影响因子为7.035。

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2于019年10月创刊,值此创刊两周年之际,编委会进行了换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焦雅辉局长担任本刊名誉主编,同时新增国家级质控中心主任和各大医院院级管理者近40位,组建出一支更加专业权威的编委队伍,汇聚了23个省市124位国家级质控中心和全国卫生系统的优秀医院管理者。这将更好地推动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的高质量发展。

管理赋能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第三次编委会暨第四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峰会举行

名誉主编焦雅辉局长为大会致辞。十四五期间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焦雅辉局长指出,医疗质量是医院高质量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希望各级医院坚持守正创新,保持优良制度和传统的同时,基于医院大量的诊疗数据,更加精确、有针对性地提高医疗质量,创新满足临床需求的服务手段和技术,并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评价模式。在新的形势下,希望通过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平台,一方面将国际先进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方法和理念引进中国,并本土化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方法和措施;另一方面,把中国经验推广给国外同道,将平台打造成中国的医疗质量管理品牌。

焦雅辉局长预祝新一届编委会能带领全国广大同道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把医疗质量和安全提升一个新台阶,通过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的举措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的阶段性目标,缩小地区和各级医院医疗质量的差异,并对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管理赋能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第三次编委会暨第四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峰会举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主编乔杰院士在致辞中提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压力下,2021年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按照计划顺利出版三期刊物,第四期也即将刊发,中文版能取得长足的发展,离不开全体编委和青年编委的奉献付出,和中文版编辑部等多方合作。在刊物之外,我们以中文版为核心,不断拓展微信平台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借助“政策解读”、“卓越案例”、“名家访谈”等优秀栏目促进国内同道的交流,也在推动医疗质量管理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公众号创新性地推出了国家医疗质控培训专题,配合国家级各质控中心搭建全国范围内的医疗质量管理培训平台。

截至目前,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公众号累计产出291篇原创推文,获得超过27万次阅读,并收获了2.4万余名用户的关注和累积超过25.3万人次的在线培训学习。这些成绩对于一个年轻的、主题严肃、倡导管理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公众号而言,非常难能可贵。在本年度的编委会换届中,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的指导下,我们逐步组建出一支专业权威的编委队伍。独行快,众行远。希望未来与各位编委勠力同心、精诚合作,进一步将中文版打造成优秀的平台,激发出更多中国本土的优秀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案例,在国际上分享中国经验,共同推动世界医疗质量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协和医院吴沛新书记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乔杰院士带领的编委团队所做的工作和努力。中文版和微信公众号两年来一直围绕领域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分享国内外医疗管理的经验,深入研究和探讨学术前沿,推动了中国医院管理领域的发展。

管理赋能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第三次编委会暨第四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峰会举行

吴书记指出目前平台还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运用新媒体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发展为医疗质量和安全领域的权威平台。二是分享国内外经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和规范,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术探讨形成理论和共识,从而指导实践,完成学科建设。第三,凝聚有国际视野、更有中国特色的前瞻性智慧,推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最后,更多关注领域内青年人才的发展和培养,使平台成为青年人才不断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渠道。

开拓不止 耕耘不辍——中文版两周年工作回顾

管理赋能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第三次编委会暨第四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峰会举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杂志中文版副主编付卫教授对中文版两周年的工作以及后续的计划作了系统总结和汇报。2021中,中文版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顺利出版3期,第4期也将于年底上线,纸质版每期下发邮寄2000册,同时以线上形式推出电子版。

截至目前,BMJ医疗质量与安全前沿微信公众号推出原创文章近300篇,关注人数和累计阅读量也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领域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本年度,在医院管理名家访谈系列、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卓越案例系列、重要节日与政策专家解读系列、质控指标解读系列的基础上,创新性推出了国家医疗质控培训专题,覆盖5个国家级医疗质控中心,累计25万余人次的观看量。优质的学术内容获得同道的广泛认可和传播。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的指导下,新一届的编委阵容更加强大,汇聚了全国23个省市124位国家级医疗质控中心和全国医院系统的院级管理者,同时青委团队达190人。中文版未来将稳步前行,更加做精做实,在刊物本身之外,依托国家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国内各大顶级医院,汇聚中国领域内的管理智慧,传递中国特色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理念和经验,做好政策前沿、指标、规范的最新动态解读,将国内先进经验借助平台进行分享和推广,产出更多优质内容。

致知力行 踵事增华——最新政策解读

管理赋能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第三次编委会暨第四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峰会举行

杂志副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质量与评价处马旭东处长作了“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与发展”主题演讲,指出临床专科能力是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要素与关键内涵,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提升医疗技术能力;进一步平衡资源结构布局。十四五国家专科能力建设将在国家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质量安全为核心,让专科建设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提升医院的医疗技术能力,优化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专科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批综合实力强、技术优势明显的“国家队”,与国际接轨,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同时加大对基层和中西部地区的倾斜,优化中西部地区的资源结构,提升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的诊疗能力。

最后,马旭东处长希望项目单位按照国家建设方向和目标,规划自身在十四五期间专科建设的方向、重点领域以及需要达成的目标,实现医院在专科能力上的跨越式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夏强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科医院倪鑫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院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院长参与了讨论。

开拓国际视野 分享医疗质量改进经验

管理赋能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第三次编委会暨第四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峰会举行

BMJ Leader主编James Mountford博士从国际视角分享了医疗质量改进的经验。他提出,一家杰出的医院有9大成功要素,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持续学习和保持好奇心,并且把员工始终作为医院质量提升的合作伙伴,尊重每位员工,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发现问题并有发声机会,从而真正解决患者问题,并以此为引擎和动力促进医院持续发展。

James博士提出,医疗工作质量管理系统的核心要素首先要确保领导者参与,以身作则,不断去应用和探索优化的管理方法。此外,培养相应能力、建立组织管理体系,从系统层面应用管理方法并持之以恒,才能保持质量改善后的效果。

同时,关注患者需求非常重要,他们往往对医生的专业能力质疑较少,而更希望医务工作者能够看重并理解他们。另一方面,关注员工的需求则能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体验,降低员工的流失率。

《英国医学杂志》临床研究编辑、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临床流行病学专家唐金陵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陈练、康复医学科张元鸣飞,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谢静和药剂科左玮在讨论环节与James博士及现场的专家进行了互动讨论。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国内医疗管理经验分享

管理赋能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第三次编委会暨第四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峰会举行

第三位讲者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杜斌副院长。他带来“以匠心致敬初心——中国重症医学质量提升行动”的专题演讲。中国ICU质量提升行动I期(2016-2018)行动目标:希望在2-3年构建质控体系、完善质控培训、形成质控文化。在医政医管局的指导下,成立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家重症医学医疗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发布了国家重症医学质控指标,包括结构指标、过程指标、结局指标,创建了《中国医刊》重症医学质控专刊,传递质控指标等质量提升理念。借助卫健委全国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抽样调查,构建了中国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监测平台。与此同时委派专家,加强现场调研督导,通过质量提升行动改善过程指标,通过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医疗质量。

2018年部署了中国ICU质量提升行动II期,致力于ICU核心技术及单病种质控体系建设,通过质量目标驱动质量提升,基于开放共享数据平台的数据导向精准质量改进,促进质控哨点医院体系的进一步加强。未来重症医学质量提升坚持不忘初心,寻找一切可能提高临床医护质量的机会,需要医疗护理的每一位管理者与实施者均参与其中,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最终才能提升重症医学质量。

管理赋能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第三次编委会暨第四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峰会举行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穆耕林书记带来的“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临床新技术发展管理和创新”的演讲,从鼓楼医院医疗技术传承与创新以及实践、目前面临的问题展开,指出未来医院坚持医疗立院、教育兴院、科技强院之路,将更加注重临床新技术的发展、临床研究、新技术的运用及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兼顾服务模式和管理的创新。从审核、立项、准入、实施与管理、考核验收、资金支持和激励等方面提升医疗新技术创新,努力打造国内顶尖的综合性学科专科集群和科技创新中心。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玉国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贾旺副院长、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朱华栋主任参与了讨论。

本次大会还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合作,邀请2021年度“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典型案例”获奖者进行分享,来自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者分别分享了“提高住院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率”、“基于智慧化管理的手术质效提升”、“一院多区的‘15189’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静’益求精 ‘脉’向安全——ICU静疗质量提升实践之路”4个优秀案例,并邀请数位医院管理者和质控专家进行专业点评和指导。

医疗质量与安全作为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相信本次大会将为我国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为新时期医院实现质效双赢开拓思路。《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也将牢记使命,在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学术道路上继续深耕,与时俱进,为国内广大医务工作者们提供更多优质前沿资讯,助力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