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2月27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国际机场院区运行满三周年之际,为总结机场院区阶段性工作,助力机场院区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了北医三院机场院区管理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北医三院院长乔杰,首都机场集团工会主席阎欣,北医三院副院长付卫等管委会委员出席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首都机场集团经营管理部副总经理曹喆懿宣读了《关于调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国际机场院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通知》;随后听取了北医三院机场院区院长王鹏关于“机场院区2021年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发展规划”的汇报;首都机场集团紧急医学救援中心院长、机场院区执行院长曾赴云汇报了“医救中心‘双提升’工作总结及建议”;医救中心党委委员、机场院区常务副院长王霁对《关于首都机场集团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方案(2021修订版)》进行了汇报;会上,曹喆懿副总经理就新阶段医救中心与机场院区融合发展工作方案提出了建议。
双方均对机场院区运行三周年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与肯定,并对机场院区未来发展规划提出更高要求。

付卫副院长就全体管委会成员对机场院区发展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经过三年蜕变,机场院区从“懵懂少年”成长为“蓬勃青年”,业务量突飞猛进,影响力不断提升,始终以提供专业医疗服务为本,收获了良好口碑;三年来,北医三院与首都机场集团如家人般团结,协力完成各项首都机场应急医疗救护与疫情防控工作。付卫副院长表示,后续发展中,北医三院即将为机场院区投入DSA、方舱CT等先进设备,结合机场区域特点,满足急诊、急救、应急三方面需求。希望在未来融合发展中,双方患难与共,携手并进,共绘院区发展美好蓝图。

阎欣主席指出,北医三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悉心策划,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机场院区才有今日成绩,三年来,整体运行情况超出预期。他表示,首都机场集团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与北医三院的良好合作,沿着改革、发展、创新、融合的道路一直走下去,根据合作情况及业务发展状况,继续延展“双提升”工作内涵,聚焦于民航应急救护能力的整体提升,同步提升机场院区与医救中心整体水平,首都机场集团经营管理部将持续与机场院区及医救中心抓好落实情况,随着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探索、深度融合,在北医三院持续地大力支持下,共同打造国门公共卫生体系,树立国有企业医疗机构改革典范。

乔杰院长指出,北医三院作为国家卫健委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代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探索现代公立医院管理模式,促进机场院区与北医三院本部同质化发展;坚持以惠民为先,普及医疗资源为整体目标,在公共卫生、应急医疗救护中做出持续贡献,由北医三院运营的东平里社区卫生服务站、大兴机场一级医院均体现出北医三院及机场院区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感。面对医疗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首都机场集团始终相信北医三院,双方凝心聚力,成为国有企业医疗机构改革的典范,共克发展中问题和疫情时艰,阶段性实现了“双提升”总目标,用优质医疗资源回报社会,让百姓切实受益。
对机场院区未来发展,乔杰院长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总结三年发展经验,处理好高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量与质的关系;二是要合理布局空间,完善业务功能拓展,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三是要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带动作用,促进各专科共同发展。她表示,北医三院将持续为机场院区提供全方位支撑与高水平投入,为首都机场区域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提升城市健康水平,实现北医三院本部与分院区同步发展,愿机场院区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