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1日下午,我院2021年度院外监督员工作座谈会在行政楼2301会议室召开。

医院院外监督员;我院党委书记金昌晓,副院长、党委副书记付卫,党委副书记刘东明出席会议,医院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党院办主任姜雪主持。

付卫副书记以“服务无止境 永远在路上”为题目,详细介绍了我院2021年度工作情况。他首先回顾了北医三院的医疗工作、“一体多院区发展模式”、人才梯队建设、行业科技影响力和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情况;举例简述了医院在不断完善智慧型医院建设进程中,依托信息技术优势和服务流程优化,实现医疗与管理深度融合,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情况;总结了以“患者满意”为出发点,深入开展“一站式服务”“预约转诊服务”“互联网复诊+药品配送到家服务”“老年人窗口服务”“共享服务”“温暖标识服务”等日常工作的方法和举措。就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付卫副书记详细介绍了医院感染疾病中心建设、核酸筛查门诊建设和支援北京疫苗接种、核酸采样的最新进展。谈及北京2022年冬奥会医疗保障任务筹备情况,付卫副书记表示,作为全国唯一一家能够同时覆盖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的冬奥定点医疗保障机构,医院“两地三赛区五支队伍”圆满完成冬奥测试赛系列医疗保障任务,现已进入正式比赛前的保障周期,“保障冬奥,我们将全力以赴”。
院外监督员是我院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拓宽监督渠道,提升医院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医院行风建设,促进医院更好地发展,本次座谈会邀请了来自医疗、教育、科研、文艺等多个领域的院外监督员建言献策。

“我要表达对北医三院的感谢”,花园路街道办主任杜荣贞说,北医三院是全国知名三甲医院,除了繁重的日常诊疗工作以外,还承担了大量的援助工作。花园路街道辖区有居民约18万,疫苗接种点已开放一年,无论是为高校企业提供上门服务、还是为社区内流动人口接种,北医三院毫无怨言,提供了所有的接种医务人员,目前已累计完成40万剂次。

清华大学附中副校长白雪峰用“仁者、智者、勇者”总结北医三院的医疗水平、管理智慧和责任担当。同时,期冀医院的医务人员走进基础教育,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生物实验室科研平台带教等形式,一方面引导和指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另一方面给予对医学感兴趣的学生们清晰的医学知识启蒙和启示,帮助其做出合理选择避免走弯路。

二里庄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娄冉说,作为医联体合作单位,北医三院在二里庄社区探索“嵌入式医养结合”模式上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和帮助,下一步希望在高龄患者护理、安宁疗护等方面开展更深层的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医养结合的示范基地。

“当初选择在北医三院做职工体检,主要考虑是距离近,但没想到这里不仅专业而且还有个性化服务”,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物业中心副经理李玉梅说,在2021年的职工体检中,北医三院体检中心根据参加体检职工特点,增加的心肺功能测评筛查出一些特高危人群。希望今后在职工健康管理方面与本医三院进行深度合作。
在座谈环节,参会的院外监督员纷纷踊跃发言,对医院的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并有针对性提出意见和建议。此外,监督员们就转诊流程再优化、就医体验感受等方面同医院与会领导进行了交流互动。

“谈到对今天会议的感受,我想用感谢、感动和感恩这三个关键词来表达”,金昌晓书记在总结发言时,首先对各位院外监督员在隆冬的季节,带着问题、思考和意见来参会表示感谢。再者,谈及感动的原因,他表示“我感动于你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尽管面临一定的发展压力,但医院毅然重构医疗布局,留给妇产科和儿科空间做好相应的工作,还把教学科研楼腾挪出来改造为健康医学楼,满足百姓健康体检和个性化就医服务。同时,实行“五天工作制,医疗空间七天有效开放”,为肿瘤患者展开多学科“一站式”诊疗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正是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勇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最后,金昌晓书记表示感恩于病人和各单位、人员长期以来对医院的支持。2019 年5月,北医三院成立了北京学院路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希望医生们在临床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医院周围各大院校、科研单位,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形成成果转化回到临床应用,惠及更多百姓。2021年,北医三院成为国家卫健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希望院外监督员多提宝贵意见,尤其是服务方面,医院将虚心接受,针对不足不断改进,推进整体医疗服务工作和患者就医体验再迈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