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号召,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肺功能检查服务能力,推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的规范化管理,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大学医学部慢性气道疾病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2025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程管理策略推广暨呼吸慢病肺功能检查规范化培训万里行(北京站),于2025年10月18日在我院科学报告厅举行。培训班开幕式由我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刘青主持。

陈亚红致辞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陈亚红教授作为该项目负责人致开幕词,对参会基层医护技工作者表示欢迎,介绍了北京市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及慢阻肺“1+N”学科群模式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最新进展,强调肺功能规范化培训是推动慢阻肺病规范化诊疗与全程管理的重要举措,鼓励学员认真学习并掌握各项技能,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专家授课和主持
上午的学术环节聚焦指南解读和前沿进展。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梁瀛主任医师解读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试行)》;陈亚红教授阐述了基于“1+N”多学科模式提升慢阻肺病早期识别与综合管理的策略;张静主任医师就“慢阻肺病合并肌少症的评估与管理”作专题报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新教授解读了《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仪原理、质控、检测流程及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柳涛教授作了“从小气道看支气管哮喘与慢阻肺诊疗”报告;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晓菊教授分享了物联网技术在慢阻肺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经验。

专家授课和主持
下午培训以肺功能检查实操与质控为核心。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盖晓燕、梁岩静、张丛溪、孙丽娜、乔红梅,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功能室周宁等,分别就肺功能检查概述、方法质量控制、结果解读、支气管舒张试验及病历分析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和现场演示。
培训结束后,80余名学员参加了理论与实操考核,合格者将获得国家级肺功能检查规范化培训证书,成为基层肺功能检查服务新生力量。
本次培训班为呼吸学科同仁搭建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力促进了慢性气道疾病防治能力的提升,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