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三院要闻 > 正文

国家慢阻肺病基层医疗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在北医三院举办

作者:盖晓燕 梁岩静 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时间:2025-08-06 文章点击率: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防治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国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医疗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强基计划)于2025年7月31日在北医三院举办,来自15家基层社区医院的30余名医生参加了此次培训。


陈亚红致辞

北医三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陈亚红教授主持开班仪式并致辞,介绍了项目背景、总体目标、实施方案和后续工作规划。她表示,慢阻肺作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之一,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家已将其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不仅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切实福祉,也对呼吸领域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本次培训旨在规范诊疗流程,传授实用技能和前沿治疗理念,强化基层医生在慢阻肺防治中的核心能力,推动患者在基层获得更规范的诊疗与持续照护。

理论授课

培训课程紧扣基层诊疗能力建设主题,由北医三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团队授课。在理论授课环节,丁艳苓、盖晓燕主任医师分别解读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试行)》的核心要点、《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的更新内容;张静主任医师详细讲授肺功能检查与舒张试验操作标准及结果判读;肺功能室梁岩静主管护师围绕慢阻肺吸入装置的规范使用与药物管理进行专题教学;张丛溪主管技师现场演示了慢阻肺社区康复适宜技术路径,强化技能的实操转化。

实践培训

实践培训采用“教—练—考”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站点式技能考核。技师团队指导学员进行肺功能检测与吸入装置操作;在临床基地参访中,学员们实地观摩肺功能室的设备操作、质控流程及报告解读,学习呼吸雾化室的规范化治疗操作。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既提升了理论知识,也增强了操作技能,对今后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北医三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长期深耕慢阻肺领域,在疾病研究、慢性病管理与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2024年,科室获批“呼吸(慢阻肺)‘1+N’学科群模式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25年4月通过“国家肺功能培训中心”认证。未来,科室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持续开展慢阻病肺及肺功能检查等线下实操培训,切实推动基层诊疗能力的稳步提升,助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