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0日上午,北京通报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作为北京市门急诊量最大的综合医院之一,在看到这篇新闻的时候,我意识到新冠肺炎离我们科室已经非常近了。当时还是流感流行季节,发热急诊的日急诊量在300人以上,工作繁忙;新冠肺炎同时在武汉流行,作为发热急诊的三线医师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可疑患者。
北医三院的院领导及相关专家已经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制定了我院的新冠肺炎防控流程,警示我们要注意新冠肺炎的防范,但此前尚未启动过筛查流程。
我是1月20日的夜班三线,当晚发热急诊的走廊内有很多病人在候诊等待诊治,主要以流感病人居多。在晚上8点左右,一个32岁的年轻女性拿着急诊内科刘鑫医师开具的会诊申请单找到我,会诊单上写着该患者1周前曾到过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附近的酒店。该患者没有接触过武汉的发热病人,在去武汉前已经咳嗽,回京后咳嗽并无加重,没有发热症状,肺部CT只有轻微肺炎的表现,并不相符合当时的新冠肺炎指南的CT表现。鉴于早期对该病认识的局限,我内心并不认为该患者为新冠肺炎,但考虑到新冠肺炎的严重性及漏诊可能造成的危害,我即刻把病人隔离至发热急诊一层的抢救室,这里属于单独的房间,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随后按照医院制定的新冠肺炎筛查流程,我迅速联系了科室胥主任、医院总值班及疾控科,组织了医院专家组的首次新冠肺炎会诊。
呼吸内科张静副主任医师及急诊内科葛洪霞副主任医师很快来到了发热急诊,我们戴好口罩后在抢救室询问患者病情,大家认为患者有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但临床表现并不典型,考虑到新冠肺炎的严重性,专家组还是建议进一步核酸检测。同时我们与患者做了轻松愉快的沟通及安慰,并建议患者留在房间内不要外出,患者告诉我未进晚餐,我还把自己作为晚餐的钙奶饼干(山东特产,现在年轻人不喜欢吃的)及矿泉水送给了患者。会诊后我随即联系海淀疾控中心,夜间11点疾控中心人员来我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我随后采集了患者的痰及咽拭子核酸检测标本。
1月21凌晨1点左右,又一位从武汉来京旅游的中年男性患者就诊发热急诊,这位患者表现与当时新冠肺炎指南有很多符合之处,我即刻留观了这位患者,该患者就是我院确诊的第2例新冠肺炎患者,后来这位患者的多个家人相继在京确诊。
凌晨5点,海淀疾控中心电话回报,年轻女性患者痰及咽拭子核酸检测均阳性,当时我感觉不可思议,再次和疾控中心核实,疾控中心的老师再次明确告诉我患者核酸检测阳性。我感到非常诧异,我竟然诊治了医院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并且是一例在当时看来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我同时感到有点惊恐,当晚我有N95口罩防护,但没有穿防护服及护目镜等其他防护装备,多次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并采集标本,但考虑到后续有很多需要我亟待处理的问题,这些惊恐很快就消失了。我随即到了医生办公室联系了胥主任及疾控科张主任并修订传染病卡。
凌晨6点医院院长及其他领导赶到医院召开了新冠肺炎防控相关会议,自此我院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场正式拉开。北医三院首例新冠肺炎的发现与医院及早做好防控预案及大家的高度责任心密切相关。
1月21日白天,我非常欣慰的接到了医院不同科室众多同事的慰问电话及微信,如今2个月已经过去,在全院领导及同事的辛苦努力下,我们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苏元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