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尘肺临床研究的困惑
我国的职业病中80%为尘肺,患病总数已过百万,但它仍是目前临床难度最大、困惑最多的职业性疾病。主要问题在于:
(一)缺乏可以正确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多年来,有关尘肺发病机制的学说甚多,但迄今为止,包括目前的研究焦点“巨噬细胞活化学说”均未触及实质问题,许多重要问题不得其解。
如,为何尘肺大块病变多集中于上肺野?
又如,能进入肺间质的粉尘很难再经呼吸道排出,根据理论计算,即便粉尘接触浓度不高(如稍高于TWA),<5 μm尘粒约占80%时,接触30年后肺内粉尘沉积量约为800g - 1000g, 而尘肺死亡病例尸检结果显示其肺内粉尘含量仅为3g(接触矽尘 )-36g(接触煤尘),表明肺内98%的粉尘已经消失,可见肺内沉积的粉尘是可以清除的!但具体机制迄今仍未见研究涉及。
(二)诊断手段落伍且科学基础薄弱
目前临床主要以肺部X线影像学表现作为诊断和病情分级依据,并研制了诊断分级标准和诊断用X线标准胸片,但实践发现:
(1) 肺部X线影像学表现并不能客观反映尘肺病情的严重程度,且现行尘肺影像学检查手段与飞速进步的现代临床影像学技术严重脱节。
(2)以通气功能作为尘肺时肺脏功能的主要判断依据也难以反映尘肺的真实病情,因其主要病变在肺间质。
(三)缺乏有效治疗方法
临床曾经开发过一些病因干预药物(克矽平、磷酸喹哌、汉防己甲素、柠檬酸铝等),但效果均不佳,且大多未获SFDA批准。目前主要采用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如营养、抗感染、止咳、祛痰、解痉、给氧、支气管肺泡灌洗等),因而预后不佳,“尘肺病可防而不可治”的言论甚嚣尘上!
二. 尘肺临床诊治的努力方向
根据我院职业病研究中心近十余年的积极探索,提示以下几个方面可能是今后尘肺临床诊治工作重要的突破口:
(一)弄清肺内粉尘的清除机制
肺内沉积粉尘是尘肺病因,弄清上述问题将有助于拓展排尘渠道,开发促排药物,从而减少肺内粉尘,抑制尘肺发展,故此一探索可能成为今后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尘肺诊断学基础的更新
(1)充分认识肺脏循环功能在尘肺临床中的重要地位,将肺循环的功能状况检测列为尘肺肺脏功能检查的重要手段和诊断分级重要依据。
(2)充分重视肺脏换气功能变化在尘肺病程中的特殊地位,列为判断尘肺肺脏功能状况的重要依据。
(3)充分应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使尘肺的影像学检查更为客观、简便,成为尘肺诊断和分级的可靠辅助指标。
(三)尘肺临床治疗的攻坚
主要方向有三个:
(1)改善换气功能措施将在临床实现,并成为尘肺治疗的重要策略,其功效将得到充分证实;
(2)改善肺内血管-淋巴功能的目标也将逐渐得以实现,其对尘肺治疗的价值将得到确认;
(3)药物研发(改善肺脏氧合功能、加速肺内粉尘排出、逆转肺间质纤维化等)正在积极进行中,从而使尘肺的临床前景得到彻底改观。
三. 展 望
目前临床医学的发展为上述研究提供了可能;影像学新技术在尘肺临床应用的研究已开展了近10年;尘肺发病关键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业也已在本课题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河北联合大学医学实验研究中心等)开展了10余年,工作进展顺利,初步结果显示,这一研究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可以预言,在未来一、二十年,尘肺的临床面貌将发生革命性变化,各个难点问题将可逐次获得突破,从而明确提示,尘肺不仅可以“治疗”, 从发展眼光看也是可以“治 愈”的,绝非“临床绝症”,希望我们大家为此一目标的早日实现,共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