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及眼科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及眼科教育 > 正文

视疲劳

发布时间:2005-11-28    点击数:

视疲劳 视疲劳是以患者自觉眼睛的症状为基础,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症。其并非为独立的眼病,又称为视疲劳综合征。视疲劳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患者的主诉与客观检查往往不一致, 用现有检查手段仅能测出微小病变或未检查出任何病变, 但病人主诉眼酸、眼胀、眼疼、复视、视物不能持久、视物变形、视物不清、视力不稳、伴有头痛、眩晕、恶心、胃部不适、心悸、失眠等症状,并具有疑病心理。

一、视疲劳的病因(一)屈光性因素1、屈光不正 轻度屈光不正往往容易引起视疲劳,当患者有轻度屈光不正时,视觉系统常常不自主地进行调节,尽最大的努力去克服这种屈光缺陷, 这种长时间持续紧张可以引起视疲劳。而中高度屈光不正患者, 由于其视力较低, 视觉系统放弃了企图改变其屈光缺陷的主观努力, 因而并不引起典型的视疲劳症状。2、双眼视象不等 由于屈光参差或者是一些发育的因素, 可致双眼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或形状不同, 两眼视网膜像的轻度差异是属于生理性的,若相差超过5%以上,引起融合困难,干扰视觉而发生视疲劳。

(二)肌源性因素1、集合不足 集合是双眼视觉不可缺少的一种异向运动功能,和调节相似, 集合也必须保持足够的储备, 才能持久工作而不感疲劳。为了能够舒适地近距离工作, 只能经常使用1/ 3 的集合。集合不足性视疲劳常见于老年人, 由于视器官老化, 眼外肌功能减退, 导致辐辏功能不足, 而致眼酸眼胀、阅读不能持久。2、隐斜与融合 隐斜是指双眼有偏斜的倾向,但能够用融合能力代偿,维持眼位正位和正常的双眼单视,而失去融合反射时则显示偏斜, 因为时时需要动用融合, 因而容易引起视疲劳, 尤以垂直性隐斜及外隐斜所造成视疲劳常见。表现为视物不能持久、重影。3、调节性痉挛或麻痹 调节主要和睫状肌的功能有关, 当双眼平行眺望无限远处, 不做任何有限距离的注视时, 调节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当持续近距离的工作和阅读, 睫状肌则处于持续收缩状态, 如连续数小时、数天, 很容易引起调节痉挛, 这类病人非常多见, 如: 假性近视、VDT (视频显示终端) 综合征, 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视觉症状。调节麻痹则是睫状肌的一种调节无力, 老年人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临床上也经常见到学生和青年人。(三)全身性因素 许多全身性疾病可造成视疲劳, 如神经官能征、更年期综合征、颈椎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甲亢、癫痫等、内分泌异常、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焦虑及紧张等全身疾病可引起的视疲劳。(四)心理性因素 由于视疲劳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客观检查和病人自我主诉又大相径庭, 用现有检查手段仅能测出微小病变或未检查出任何病变,病人自觉非常痛苦, 常疑患肿瘤、青光眼等严重性眼病、担心失明。因此视疲劳综合症的临床症状的种类和严重程度与患者的人格、心理状态、生活环境有关,常自觉复视、视物模糊、看书时文字跳跃、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主诉。(五)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视觉的使用越来越超负荷。从事纺织、缝纫、印刷、精密仪器等行业的患者,要求精细的视觉功能;会计、教师等职业,近距工作负担重;显示器终端使用者,由于显示器屏幕的安放位置、观看距离、亮度、清晰度、对比度及闪烁和眩光等因素的影响,使用者易产生视疲劳症状,工作时间过长也是导致视疲劳的原因之一。

二、视疲劳的诊断与治疗(一)诊断1、仔细采集病史,排除全身疾患, 详细询问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了解患者目前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态。2、详细的眼部检查:①排除眼部其他疾病,如青光眼、干眼症等;②验光了解屈光状态;③检查患者所戴眼镜的屈光度、散光轴位及光学中心等,以排除不合适的眼镜所造成的肌肉功能紊乱;④全面的眼肌检查, 包括隐斜、调节、辐辏、同视功能和融合力的测定, 并注意检查眼外肌是否平衡等。(二)治疗针对视疲劳综合征的不同原因, 进行综合治疗。1、矫正屈光不正 配戴合适眼镜是治疗视疲劳首项措施。2、手术矫正斜视 内直肌截除术、外直肌后徙术。3、眼外肌训练 包括同视肌训练、辐辏训练、正位视训练、调节训练等。提高双眼协调运动能力,增强融合功能,扩大融合范围。 4、治疗眼病及全身疾病 5、心理咨询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 通过交谈取得患者的依赖和合作, 促进自我调控能力。如有条件可建议改变生活和工作环境, 以利于视疲劳的恢复。6、药物治疗 常作为对症疗法,如颈交感神经节定位或颅内动脉鞘定位注射: 行利多卡因、地塞米松, 维生素B1 、ATP 等注射;滴用0.5% pilocarpin以增强调节功能等。

分享

推荐新闻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