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第三届北大眼科名家论坛”之后,北医三院眼科中心主任马志中教授在百忙中接受了医脉通网站的专访。从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出马教授为人坦率、正直、非常有社会责任感,他的每句话都那样的朴实,每个例子都那样形象。
1、 第三届北大眼科名家论坛已经圆满结束,本届的主题是“中国眼科登顶路径探讨”,想问一下是基于怎样的形势制定这样一个主题?举行这样一个论坛的目的是什么?
马志中教授:定这个主题其实很不容易,备选的主题有很多个,因为实际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而且热点的事情,重要的事情也很多,这些都需要讨论,需要辩论。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在当前的学术环境。
全世界文献发行量,这里指的是SCI收录的文献,中国可以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从质量来看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评价文献的发表不单纯看数量,还要看质量,和被引用次数,我们国家发表的文献很多被引用次数为0,从科学价值上来说这种价值就不高了。再举一个例子,如果面对同样一个idea,在西方国家就会很快的实现很快完成,但在我们国家就不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方面、政治方面、系统方面,还有其他林林种种,这就是一个差距,我们必须找到这个差距。以上就是我们设立这个主题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的科学技术跟他们只差一步,但这一步很难逾越,就好比我们拿小鱼竿去钓鱼,结果钓到了一个几十斤的大鱼,如果使劲拉鱼竿,鱼竿会断,用手捞又够不着,人想下去,水太深也下不去,三折腾两折腾,连鱼带杆都没了,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环境和条件还做不到抓大鱼的水平。
有困难,存在问题,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就不前进了,必须想办法,尤其是会上提到的一些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那些因素,而这些是最最重要拦阻我们前进的因素,比如潜规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起的作用有多大?我们能逾越吗?我们逾越不了,但是我们得做,不能停止,得一个个克服一个个突破。估计目前是怎样的形式是个一个问题,掌握路径又是一个问题,这些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眼科作为科学技术领域的一角,我们遇到的问题,其他学科也会遇到,他们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存在,我们研究的问题对他们也同样有作用,如果能解决了,其他学科也会受益。
我们要知道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什么。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也得谈,也就是在新的情况下,新的梦想是什么。我们不能心浮气躁,不能着急,必须一步一步走,积累很重要。
2、 众所周知,您在我国眼科事业发展中具有杰出贡献。我也看了您写的《写在第三届“北大眼科名家论坛”之前》,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行求真之风,探达彼之路”,我想这里面应该包含着一种期望。您能谈一谈吗?
马志中教授:确实是包含一种期望,这种期望其实也是一种情绪,就刚才我们聊得时候谈到种种因素、问题,甚至是潜规则,如果没有遇到这些形形色色的问题,我们也不需要探讨这些。人们突破不了这些问题,就会产生一些情绪,因为人都想要进步,都有一个愿景,有期望,不愿放弃。这就是你所说的那种期望。我们期望社会环境有所改变,虽然我们暂时解决不了,但不会放弃,可以找些我们力所能及的问题来解决。
3、“论坛”上谈到了眼科医师的培养,您觉得怎样才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眼科医师呢?您对年轻医生有哪些话要说?
马志中教授:这个问题不应是我回答。但问得很好,看看我给毕业生们写的寄语吧。(马教授拿起曾经给毕业生的寄语进行朗读)
当我们即将远行,父母常常说几句叮嘱的话。当同学们经过几年紧张的学习生活,即将离校的时候,如果只有5分钟该说的是什么?
首先我想告诉你们的是这个世界好人多。这是不能怀疑的。这是一个自然的法则。宇宙中的恒星们都是正派的星体,否则就成为流星而被撞成碎片。尽管这种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社会也一定遵从这个法则,如果坏人成为了主流,那么人类社会就没有存在的合理性。一些违背法则和人性的社会形态可能存在很长的历史阶段或相当广泛的地域,以至许多善良的人们甚至一生都捱不出黑暗。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否认人性本质的存在。我们正直地、善良地活着是为那些大多数好人。这是遵循法则,不是我的说教。正直和善良不一定有好报这是真的。但是你为什么为了有好报才正直才善良呢?为人父母是幸福的,因为他们选择了无偿的爱和无私。正直和善良是在寻找灵魂家园道路上的心理体验,只有灵魂自由的人们才是真正幸福的。幸福是在过程中,而不是回报现形的那一刻。之所以说这个是因为,你们走出校门马上就会看到那些亵渎人伦、吃进自己人格准则兑换眼前利益的人是如此得意。老师怕你们在现实所迫面前放弃善良和正直。
其次我想说一句关于价值观的问题。我认为人的价值在于给历史留下点东西,否则人类就没有积累、没有进化,这是人真的价值所在。没有创造的人生只有生物学意义。人都怕平庸,但是当我们放弃人生价值的追求时,就只能是平庸。其实孩提时代都有过理想,而那个理想是以无障碍为假说的。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是益心益智的,当把自己交付一个固定目标时你的心会很安静。有了它你不会为纷至沓来的诱惑而苦闷于患得患失之中,不会被飞来飞去的萤火搅得心烦意乱,而始终仰望北斗。这是一剂涤心澈目的良药。
最后一句是说韧性。韧性是穿石的水。如果你们问我人生有无秘诀,我可以说那就是韧性。韧性是高贵的品性,是被优化的克隆。没有宽容、没有豁达不可能有韧性。没有眼光、没有高远追求也不会有韧性。知识经验好得,唯有韧性难求。韧性是偷不走和妒忌不了的财富,成功的人什么都可能缺乏,唯独不会缺韧性。
老师真诚希望你们幸福、快乐!
4、 近年来,医患关系十分紧张,相信您在百忙中也有所耳闻,您是怎么看待医患矛盾日趋加剧的?
马志中教授:这个问题挺难答,很复杂。医患矛盾其实是有些社会矛盾导致的。自古医患本是一家,他们面对的都是疾病。患者可以说是医生的衣食父母,医生也同样是患者的救星,但为什么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呢?是因为很多矛盾被推到了医生和患者之间。举个例子,医院挂号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缴费时间长,等床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加之病人本身患病就会很急躁,就医环境很差,这不是病上加病吗!这是因为医院的服务质量不行,整个医疗投入还远远不够。再举个例子,高学历毕业的医生不愿去基层,因为在基层得不到锻炼,设备不齐全,……这件事情既不是患者造成的,也不是医生造成的,是我们的社会环境造成。
再举一个例子,中国患有白内障的人数和印度差不多,但每年做手术的中国患者数量才是印度的十分之一,中国的眼科大夫并不比印度少,也不是大夫不想做,整个医疗领域的其他学科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患者在医院感觉不到责任、体贴、温暖,解决不了问题,他能不急吗!看一个小病,得耗一天,他能不急吗!这其中都是包含许许多多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摆在医生和患者之间,能不出现矛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