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室简介

运动医学科简介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成立于1959年1月,是国内最早的、唯一的集精准医疗、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及下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医学研究所。涵盖运动创伤、运动康复、运动营养和医务监督4个专业方向,拥有膝关节外科、肩肘关节外科、髋关节外科、足踝关节外科4个临床亚专科,内含有10个临床诊疗平台及5个教学科研平台,技术力量雄厚。目前研究所的高级职称有5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1人是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荣获北京市科技新星,人才梯队完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所,全面开展对运动损伤的防治及运动相关疾病的研究工作。蝉联2022、2023年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运动医学专科第一名。


研究所前身为1955年北京医学院第一医院创建的医疗体育科。病房床位由初期的5张,发展到目前的166张,年门诊、手术量逐年递增,2023年门诊量超18万人次、手术量超1.4万例、平均住院日3.86天,诊疗数据居全国首位。为顺应总院分院区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科室连年派驻骨干医师前往北医三院崇礼院区、秦皇岛医院、延安分院协助运动医学科室发展首都国际机场院区是北医三院垂直管理的直属院区,科室派驻在院区长期工作的医生、护士、进修医生及康复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已逾百人,现已成为立足北京市东北部,辐射周边近郊远郊区、河北天津多地,乃至整个依托航空客运的全国范围,在业内及社会影响力逐年增加。近年来研究所运动创伤发展迅猛,科研及临床诊治涵盖了膝、肩、肘、腕、髋、踝、距下及其他小关节的运动损伤,开展的关节镜微创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运动伤病诊治手段,手术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所是全国最大的内镜(骨关节)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中国首家大型关节镜外科技术操作培训中心、中国医师协会认证的关节镜医师培训学院、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医师培训中心,每年接受国内外进修医师200余人,为我国培养了大批运动医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已经培养来自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450余家医院的医生5000余名。每年举办多个国际性或全国性的关节镜与运动医学学术会议和学习班,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动医学理论和技术,同时与美、德、法、韩、荷兰等国际著名医疗机构和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派遣业务骨干赴海外参观访问和进修学习并接收国际留学生和进修医师20余名。


研究所当前拥有运动医学关节伤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运动营养实验室、临床大数据研究平台、关节镜微创外科教学培训平台、运动功能检测与评定平台、运动创伤治疗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强大平台支撑,针对运动医学领域的常见伤病及疑难疾病,以发病机制、诊疗技术、康复预后为研究基础,围绕运动医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多年来在业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0余篇,牵头省部级以上课题180项,总资助金额1.5亿元,授权专利174项,累计转化40余项,共转化金额9200万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委级科技成果奖40余项。


自建所以来,研究所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精益求精、患者至上的理念,用精湛的技术及优质的服务回馈社会,以强烈的责任感,为国家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保驾护航。由于研究所创始人曲绵域教授特别重视深入运动队进行现场服务,所以研究所的运动创伤专家常年为国家队、省市队提供医疗保障,近年来,研究所的康复团队也加入下队服务的行列,多年如一日,运动员服务从未间断。经过长期实践,研究所在运动员运动创伤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每年有300名以上的重点运动员在研究所接受手术治疗后重返赛场,再创佳绩。多名专家被国家体育总局指定为备战第28届雅典奥运会、第29届北京奥运会、第30届伦敦奥运会、第22届索契冬奥会、第31届里约奥运会、第32届东京奥运会、第33届巴黎奥运会、第24届北京冬奥会国家队医疗专家,获得历届奥运会科技工作特别贡献奖。


一份使命、一腔热忱、一座丰碑、一个时代。北大运医人将继续发展、领航、担当、进取,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继续传承求索、勇毅前行。为建设世界一流、具有鲜明特色的运动医学科学科贡献力量!


现任领导班子

左起:徐雁、江东、王健全、王成、印钰


undefined

现任核心组成员

左起:常翠青、郭秦炜、徐雁、江东、王健全、王成、印钰、王欣、黄红拾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