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是全球卫生保健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与医疗负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关注压力性损伤风险因素评估及预防策略等,意识到正确认识和规范化管理对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既往认为,压力性损伤多见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但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患者往往在短时间内就出现了明显的压力性损伤,手术患者在此方面的表现最为明显。近年来,随着各种复杂和精细化手术的开展,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受到各种特异性因素的限制,比如手术时间、制动、低灌注、感觉障碍、微环境的改变等,手术患者已经成为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人群。
国内外众多学者致力于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ntraoperative Acquired Pressure Injury,IAPI)预防措施的改进与研究,但IAPI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有研究表明,国内综合性医院的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3%~15%,而23%~30%的院内压力性损伤与手术有关。国外手术相关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4.7%~66%。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IAPI,已成为护理人员研究与关注的焦点。
美国手术室注册护士协会(Association of periOperative Registered Nurses, AORN)指出,对于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和皮肤评估有利于手术团队做出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计划,以防止IAPI的发生。但遗憾的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手术室的压力性损伤预防评估测评体系。
我院拟由手术室主导,联合多科室进行合作,对存在压力性损伤高危因素的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进行IAPA影响因素的调查和评估,并收集其基本资料,以手术结束后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为评价指标,分析IAPA的影响因素,制定适合我院的IAPA评估表,进一步研究制定专项应对措施,降低IAPI高危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有研究表明,IAPI高危患者放置特殊体位比非特殊体位(平卧位)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高3.820倍,手术体位引起的压力性损伤占手术室安全隐患的第四位。在压疮好发部位中,骶尾部的发生率为最高,而其对应的特殊体位为截石位,在现有可查阅的文献中,针对俯卧位和侧卧位的研究偏多,而对截石位的研究屈指可数,其中大多数仅针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在实际手术过程中,截石位涉及妇科、泌尿科、普通外科胃肠手术等,各种手术类型分别有其自己的特点,应分别进行分析研究。
我们由此入手,首先对有关全麻截石位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进行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以期给护理同仁提供参考,为临床做好压力性损伤预防和管理提供科学循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