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胆石成因的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08    点击数:

  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胆石成因的实验研究,主要成果如下:①提出了“胆红素钙”沉淀-溶解平衡学说,对国内外普遍引用的关于胆色素结石成因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学说无法解释的问题作出了圆满的回答。该研究结果于1988年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②查明单结合胆红素(MCB)不仅存在于胆色素结石中,也存在于胆固醇结石的色素核心中。其溶解度低于双结合胆红素,并使胆固醇结晶的成核时间缩短。③胆色素结石和胆固醇结石病人肝组织中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苷转移酶(B-UGT)的活性均低于无结石的对照组,在两类结石之间差异不显著。④胆总管狭窄动物肝组织中胆固醇7α羟化酶(C7αH)基因表达表达上调,但仅有一叶肝胆管狭窄而胆总管不狭窄的动物则否。这与肝内胆管结石常与肝胆管狭窄并存一致。⑤从人胆汁中分离出了氨基肽酶N(APN),证明了它对胆固醇结晶析出有促成核作用,在胆固醇结石病人胆汁中的含量高于对照,食饵诱发胆固醇结石的动物胆汁中APN升高先于胆固醇饱和指数(CSI)上升,饲以熊去氧胆酸(CDCA)的动物,胆固醇结石成石率降低的机理在于降低了胆汁中APN的含量。以上工作均为国内外首次报告。

分享

推荐新闻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