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的pH值越接近人体的pH值(7.35-7.45)越好,健康的生命需要天然的弱碱性水。”有没有想过,这一看起来很 “科学的”说法,事实上,只是商家或者企业的宣传手段,而非科学实验结果?
有专家指出,我们通常讲人体pH值为7.35-7.45是指人体血液中的pH值,而不能理解为人体的pH值。人体是一个非常精密的系统,依靠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体内的酸碱实现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并不会轻易为外界摄取的物质所改变。
对于酸性体质致病甚至致癌的说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病科主任,北京大学长江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涛告诉记者, 在医学上并没有酸性体质这样一种说法。一些疾病,特别是慢性病,时间长了可能在体内形成较多的酸性废物堆积,但并不是酸性废物堆积导致疾病,这个因果关系不能被颠倒。甚至,如果身体可以轻易被外界摄入的水改变成碱性,反而会对人体有害。
由于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pH值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因此200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新国标中,对pH值不再要求强制标示,以免不良厂商拿来炒作,刻意误导消费者。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一位负责人也曾表示,“只要在国家允许的范围之内,酸碱度没有具体意义。”
水,作为人体必需摄取的物质,其最大的功能是结合,是人体内营养物质搬运和废弃物排泄,是细胞生命代谢的重要载体或者参与物质。水只是H2O,正如采访中的专家所提示的,凡是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都是好水,都可以放心饮用,碱性说或者弱碱性水有益健康的说法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切勿当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