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述
人类在生存、繁衍并与自然界抗争的过程中,亦在不断与各种有害于健康的
因子作斗争,如生物致病因素、化学致病因素、物理致病因素、心理致病因素等。随十八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而诞生的近代医学在200余年的岁月中,主要是与生物性致病因素作斗争,不仅建立了近代医学的完整构架,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范围内各种传染病的发病已大幅减少,有的如天花、脊髓灰白质炎等已近绝迹,医学科学本身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如在各医学分支学科中,迄今已有190余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为医学史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对其他几类致病因素,近代医学则无力顾及。科学家预言,随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化学、物理和心理等致病因素将成为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
物理因素作为最原始的致病因子早已为人们所熟悉,如寒冷、潮湿、风吹、日晒等,并被传统医学作为“外邪”视为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在当今科技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物理因素无论在质和量上,均已发生重大变化,除自然条件下早已存在的一些有害物理因素外,随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又人为产生出不少新的有害物理因素,并从工作生产环境逐渐渗透到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成为科技发展的“副产物”、现代社会的“新杀手”,构成了对人类健康日渐突出的威胁。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目前的医学科学对物理因素的危害仍缺乏深入认识,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都在起步阶段,函需尽早开展扎实工作,进行有效防治,以切实保障人类的健康、生存和繁衍。
现代科技发展背景下常见的物理性致病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振动、电离辐射、电磁辐射、噪声、超声、激光等。现将上述各种有害物理因素简要介绍如下。
二. 高温(high temperature)
高温系指温度超过35℃或辐射热强度超过0.5kcal/cm2/min的环境条件,是
最原始、最常见的有害物理因素之一。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过程一直维持着动态平衡,使体温得以保持相对稳定;当环境温度过高,机体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出时,即会导致体温升高,并进而引起因高温的“热”作用而致的机体急性病理反应——“中暑,heat illness”,也称为“急性热致疾病,acute heat illness”。
中暑主要有“热射病(heat stroke)”、“热痉挛(heat cramp)”和“热衰竭(heat exhaustion)”三种类型:
(一) 热射病 乃高温(如直接日晒——“日射病”、过量热辐射)或机体产热过多引起的体内蓄热、体温升高及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这是最严重的一类中暑性疾病,病情危急,死亡率高。 本病一般为急性起病(少数可有数小时至十余小时的潜伏期,表现为乏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多尿);典型症状为急骤高热(肛温可达41℃以上),皮肤灼热干燥,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谵妄、昏迷、抽搐等),由于高热,常引起全身各器官热损伤,可出现肝功能异常、蛋白尿,BUN、血清γ羟丁酸脱氢酶(γHBDH)、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等表现。
(二) 热痉挛 因高温引起的大量出汗、水盐丢失而致的全身肌肉痉挛及剧烈疼痛。四肢肌、咀嚼肌及腹肌等经常收缩的肌群较多见,尤以腓肠肌为明显,痉挛多呈对称性,阵发性发作;患者神志清醒,体温亦多正常。
(三) 热衰竭 乃高温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大量失水所导致的循环血量减少、颅内供血不足表现。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多汗、短暂晕厥,血压亦可有短暂下降;体温多不高,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
中暑的治疗原则为:尽速脱离高温环境,体温过高者给予物理降温,如全身冷敷加电扇吹风、冰水浸浴,并可辅用药物降温(如氯丙嗪);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热痉挛患者尤应注意补充氯化钠;严重者可给吸氧,并注意维持血压和心肺功能。
三. 低温 (low temperature )
低温系指温度低于0℃的环境条件;它和高温一样,也是最原始、最常见的有害物理因素,可造成组织的“冷损伤,cold injury”,它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类型。
全身性冷损伤也称“体温过低,hypothermia”或“冻僵,frozen rigor”,即患者之肛温已低于35℃,常有明显寒颤、反射增强、思维迟钝、构音障碍,严重者血压下降、神志模糊、瞳孔散大、肌肉僵硬、反射消失、脉搏呼吸减慢、心律失常、昏迷甚至死亡。
局部性冷损伤又根据有无发生组织冻结而分为:“非冻结性冷损伤,non- freezing cold injury”和“冻结性冷损伤,freezing cold injury”。常见的非冻结性冷损伤主要有冻疮(chilblain)、战壕足(trench foot)、浸渍足(immersion foot)等,均属可逆性病理过程,较易治愈。 常见的冻结性冷损伤主要是冻伤(frostbite),多见于肢端,尤其是足部,乃组织温度降至-2.5℃以下引起的组织冻结、融化等病理过程所导致的损伤。根据冻结程度不同,又可分为I度冻伤(表皮冻结性损伤)、II度冻伤(皮肤全层冻结性损伤)和Ⅲ度冻伤(肌肉骨胳的冻结性损伤),前二者经及时治疗可获得完全康复,后者则需作坏死组织切除或截肢。
冷损伤的治疗要点为:(1)体温过低者应保温静卧,并予热敷处理,神智尚清者可给热饮料(避免咖啡、酒类);心肺功能障碍者应及时施行复苏及主动复温措施,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低血糖症发生。(2)局部性冷损伤之处理主要是:将患部浸泡于38-42℃的温水中,不易浸泡的部位可用温水淋洗,30-60min可基本完成复温,局部可敷用1%呋喃西林霜剂,重者可用洗必泰液多次温浸,抬高患肢;全身投用改善血循、解除血管痉挛及抗凝溶栓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蝮蛇抗栓酶或链激酶、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剂;早期尚可切断交感神经干,并可投用自由基清除剂、钙通道阻滞剂;还应注意防治创面感染,必要时尽早切痂植皮,确定无疑之坏死部位可手术截除。
四. 高气压 ( high air pressure )
地球表面包绕有约200km厚的大气层,地心吸力使大气层对地球产生一定压力,此即“大气压”。海平面的空气压力为一个大气压(ATA),约为101.3kPa ( 760mmHg );随海拔升高,气压逐渐降低。高气压主要见于潜水作业,因潜水时水深每增加10m,静水压亦随之增加1个ATA,使胸廓难以膨胀进行呼吸,需给予与静水压相等的压缩空气,才能使胸廓内外压力相等,得以进行正常呼吸。但吸入高压空气会使溶解在体液中的气体量增加,水深愈大、潜水时间愈长,溶解气量亦愈多。如在完成潜水任务后不逐步降低吸入气压力(亦即经过“减压,decompression”过程),使过量溶解气体从容气化、排出体外,这些气体即会在血管内形成气泡,并作为空气栓子堵塞血管,阻碍血液循环,引起血管痉挛。溶解气体还会在血管外(包括各种组织、体液甚至细胞)形成气泡,引起局部压迫、缺氧、损伤并发生功能障碍,这种病理状态被专称为“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 DCS"。在高压氧治疗舱中工作、乘坐非密封式增压座舱的飞机等也可发生减压病。
减压病为一全身性疾病,根据气泡形成的部位及堵塞、压迫程度而有不同临床表现,最常见症状为皮肤瘙痒、皮疹;关节、肌肉、韧带疼痛,肢体活动受限,常保持在屈曲体位(专称为“屈肢征”),以减少疼痛。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头痛、旋晕、恶心、呕吐、抽搐、四肢麻痹、瘫痪、失语、失忆、痴呆、谵妄、肌肉震颤、共济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表现,甚至发生休克、昏迷。呼吸、循环系统受累则出现剧咳、咯血、呼吸困难、脉搏频速、血压下降、发绀、虚脱,甚至发生弥散性血管性凝血。
减压病的主要治疗是再加压措施,即将患者放入特制的密闭加压舱内,迅速加大舱内气压,使体内气泡再度溶于体液而消除其堵塞、压迫症状。还可辅用一些对症支持措施,如给氧、补液、扩容、糖皮质激素、镇静剂、按摩、理疗等。
五. 低气压 ( low air pressure )
低气压主要指大气压低于70kPa ( 525mmHg ) 的环境条件,主要见于高原
地区(海拔高于3000m)、登山或乘坐无增压设施、密闭性能较差的飞机等情况;以前者最为常见,特称为“高原病,altitude disease”,为本节之简介内容。
海拔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力下降0.7kPa ( 5mmHg ),空气中的氧分压亦随之下降。 如海平面(1ATA)之氧分压为 21.2kPa (159.2mmHg ),至海拔4000m时已降至12.9kPa ( 96.6mmHg ),水的沸点亦降至80℃,故高原病的首要损伤因子为缺氧。此外,强紫外线(海拔4000m约比海平面强1.5~2.5倍)、强电离辐射(主要为来自外层空间的宇宙线,海拔4000m约比海平面强4倍)、寒冷(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干燥(如以海平面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为100%,则海拔4000m空气中的含水量尚不到20%)、强风等,亦是高原病的重要损伤因子。
我国将高原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高原病又分为:急性高原反应(acute altitude response)、高原肺水肿(altitude pulmonary edema)和高原脑水肿(altitude cerebral edema);慢性高原病则分为:高原心脏病(altitude heart disease)、高原红细胞增多症(altitude erythrocytosis)、高原血压异常(altitude hypertension or hypotension)。
(一) 急性高原反应:因由平原地区突然移住高原,不适应低氧环境而引起,多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发生。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心慌、气促、胸闷、乏力、发绀、手足麻木、嗜睡或失眠、厌食、腹胀等,一般经一周左右的适应期,症状可逐渐消失,必要时可给间断吸氧和对症处理;复方党参片、复方刺五加等中药有助于提高对低氧的耐受力,可由于本病的防治。
(二) 高原肺水肿:部分初至或重返高原者,由于快速暴露于高原低氧环境,可引起肺动脉压骤增,导致急性肺水肿。主要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咯泡沫痰(可为血性)、发绀,伴头痛、头晕;双肺可闻及明显湿啰音;X线检查可见双肺野出现散在片状阴影等,进展甚快,死亡率较高。治疗要点为绝对卧床、给氧、糖皮质激素、自由基清除剂、维持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