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广东部分地区出现了登革热疫情的局部流行,福建、浙江等地也陆续出现了部分散发病例,目前报告发病数仍呈上升趋势。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
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病例数百万计。我国于1978年在广东流行,并分离出第Ⅳ型登革热病毒。此后,于1979、1980、1985年小流行中分离出Ⅰ、Ⅱ、Ⅲ型病毒。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每年9月到11月份,登革热这种由蚊子叮咬传播的血液疾病都困扰着印度,但今年形势尤其严峻。到目前为止,印度全国有2056人被证实感染登革热,其中已有38人已经死亡。印度首都新德里以及邻近地区正在遭受登革热疫情的困扰,目前已经造成数十人死亡。由于疫情扩散非常迅速,印度总理辛格的官邸也未能幸免,他的多名家人目前已经证实感染了登革热病毒。
据卫生部今年9月4日公布,根据全国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统计,截至8月28日,全国共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89例。登革热主要在我国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市流行。
登革热对我市存在着潜在威胁。既往的研究显示,伊蚊并非北京的优势蚊种,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伊蚊也逐渐传入我市,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由于北京人群中普遍缺乏抗体,
据北京市CDC分析,在我市已存在登革热传播流行的必备条件。为有效防范登革热疫情在我市的发生,需要加强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识别、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救治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