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的简称,是核医学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C、N、O、F的这些正电子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放射性药物注射到人体后,放射性药物在病人体内释出讯号,而被体外的PET扫瞄仪所接收,继而形成影像。由于C、N、O是人体组成的基本元素,而F的生理行为类似于H,故应用11C、13N、15O、18F等正电子核素标记人体的生理物质如糖、氨基酸和脂肪,可在不影响内环境平衡的生理条件下,获得某一正常组织或病灶的放射性分布(形态显示)、放射性标记药物浓集速率、局部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代谢、血流灌注、受体的亲和常数、氧利用率以及其他许多活体生理参数等,藉此显示的形态和功能参数,以研究和诊断人体内的病理生理异常与疾病.由于疾病都会经历从基因突变 → 代谢异常 → 形态改变的发展过程,传统的CT检查密度分辨率高、定位准确,但只有当疾病发生到“形态改变”这一阶段才能被发现,因此不能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PET可显现出器官或组织(如肿瘤)的化学变化,指出某部位的新陈代谢异常,较之传统的解剖结构显像可更深入更全面,更早期地发现病变,又称为生化显像或功能分子显像,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活体分子水平完成生物学显示的影像技术;因此,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在观察存活心肌、区分癌症与良性组织,以及区分恶性或非恶性组织(如放射治疗后的疤痕),PET明显优于CT或MRI。
PET/CT 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和高分辨多排CT结合。尽管PET与普通SPECT相比已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可以达到4-5mm,但是在临床的应用上,由于PET不能十分精准地进行解剖定位,部分影响到了它的应用效果。因此通过PET与CT的同机结合,达到了解剖图像与功能图像同机融合,弥补了PET本身在定位方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