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位于福岛的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我国有些地方因恐慌出现碘盐被抢购的现象。公众大可不必为此而抢购碘盐。
其一,目前日本的核泄漏,即使对中国沿海地区公众来说,仍构不成威胁。
即使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时,对地处“下风向”的中国的影响远远高于此次日本核泄漏事件,当时也没有“全民补碘”,但是这些年并未对中国公众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其二,单凭进食碘盐无法起到防辐射作用,即使进行碘片干预,目前来看对于中国大陆地区来说也并无必要。
碘盐为调味品,我国食用碘盐中添加的碘的剂量很低,无论如何增加摄入碘盐量,都不可能一次性吸收足够量的碘,既不可能起到防辐射的作用,从药理上看也根本无法起到封闭甲状腺的作用。
碘片为紧急用药,在必要的时候才需根据实际情况酌量补充。老人、幼儿、孕妇与正常成年人需要的剂量会有很大区别。服用碘片后个体反应会有不同。在非必要情况下盲目进行补碘,对人体反而有害无利。如果正常人过量补碘,会造成过敏、皮肤溃疡甚至甲亢、甲减等。健康人没有必要主动去承担过量补碘的风险。
即使需要服用碘片,也必须在辐射发生前的6个小时和辐射后的3个小时之内及时补充,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段,即使是药用碘片也没有意义,更不用说作为调味品的食用盐。因此公众无需过度紧张。
最为重要的是,日本此次核泄漏的主要物资为铯137,这一物质与碘毫无关系,没法通过补碘进行防护。
对于目前公众对辐射存在的普遍恐慌,有关部门应当增加宣传和科普教育,只有了解,才能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