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刘湘源主任医师
视频链接:http://tv.cntv.cn/video/C10606/7aa19221fa164a3bab1319ffca7d7739
主持人 冀玉华:“走健康之路过健康生活,欢迎大家收看由无限极独家官名播出的《健康之路》节目,我是冀玉华。相信经常收看我们《健康之路》的观众朋友一定听说过痛风这个病,疼起来的时候是特别难以忍受的。但是大家是否清楚,真的要是痛风发作的时候,到底我们身体会哪里不舒服?连旭清楚吗?”
连旭:“我们身边就有演员就这样,就是一犯痛风脚不能沾地。”
主持人 冀玉华:“脚疼。”
连旭:“对,他也说不出哪疼来,反正就是说下床什么的都下不了。”
主持人 冀玉华:“任青听说过吗?”
任青:“我婆婆就痛风,所以我特别清楚,她一到半夜她就发作,发作还是那种全身性的疼,所以我就觉得这挺头痛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 冀玉华:“那我们来看看,到底真的要是痛风发作,哪里的反应会最为明显?刚才连旭也提到,好象很多人集中表现在脚上了,那脚,我们来看看这个大模型。”
任青:“真够大的。”
主持人 冀玉华:“大脚巴丫。脚的部位非常多广泛,到底是哪儿疼才能够指向痛风呢?咱们通过一个问题帮大家来了解。看看第一个问题是,当痛风发作,第一次,就是初次发作的时候大部分是哪里疼呢?是脚后跟?这个位置,还是脚面,这个位置?还是在脚趾,十个脚指头这个位置呢?看看大家是否清楚。连旭清楚吗?”
连旭:“我听我后边的观众朋友说,我们这智囊团说,说哪儿都有。”
主持人 冀玉华:“这是真智囊团吗?”
连旭:“我觉得是脚面吧,因为,不是人家他疼的时候咱也不好意思问问说你哪儿疼,哪儿疼,反正就沾不了地,我觉得可能是不是脚面。”
任青:“我觉得如果要是初次发作,他刚才说那个脚面,他说不能着地,那应该是脚跟。脚跟不能着地,走路不是靠脚跟吗?我觉得应该是脚跟。”
主持人 冀玉华:“把我们给问蒙了,那我们看看大家是否清楚,选择比较多的是脚跟,集中在这个位置上,那到底是痛风发作,尤其是第一次发作的时候是哪里疼痛,请出一位专家,让我们掌声欢迎来自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刘湘源主任。欢迎刘主任,您好,刘主任,欢迎您。我先把您的专长,就是您每天接触比较多的这个还给您,这个大模型,您先帮我们明确一下,真的要是痛风,尤其是第一发作的时候到底是哪疼?”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第一次发作,大部分是脚趾。”
主持人 冀玉华:“脚趾,您帮我们明确的是这儿,十个脚指头。”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不是十个脚指头,是大脚指头的根部,在这一边。”
主持人 冀玉华:“所以您看就是,现场只有16位观众选对了脚趾,也就意味着大家可能对于痛风发作,尤其是第一次发作的时候并不是特别的了解,都有什么样的一些反应,待会儿请您慢慢给大家介绍可以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好的。”
主持人 冀玉华:“先请落座。痛风这个病名是怎么来的呀?”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痛的话肯定指的是平常说的疼痛,但风的话它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一般持续时间大概在7天到10天的样子。”
主持人 冀玉华:“就是它像风一样,一阵就来了,一阵又走了,这是一层含义。另外一层含义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第二层含义就是轻轻一吹他都感觉到疼,形成的是疼痛的程度很重。”
主持人 冀玉华:“它究竟能疼到什么程度?病人会跟您来形容这个事情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我可以举个例子,我有位好朋友是在陕西太原的一个老板,然后他告诉我,说这个疼痛的时候,他恨不得用刀子把它剁了。”
主持人 冀玉华:“这么疼。”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所以的话,他爱人把家里面的菜刀,所有的刀都藏起来,就害怕他把脚指头给剁了。”
主持人 冀玉华:“可见痛风对于病人的琢磨来说是非常剧烈的,但是您看疼痛其实是病人自己的一种感觉,每个人的感觉其实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我们作为家人也好,朋友也好,从外观上能不能看得出来痛风的这些病人他们的脚趾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从外观看来的话,就是红、肿、热、疼。”
主持人 冀玉华:“这是发作时候的样子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
主持人 冀玉华:“红,这一眼看过去,肯定就是非常明显的,这个肿呢?它会肿到什么程度,肿得范围有多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一般来说,这红的话,这一片都能看出来,肿的话,它刚开始是一点点肿,之后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甚至整个脚面都会肿,像馒头一样。”
主持人 冀玉华:“热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热的话你就用手去摸它,会很烫,有的人形容可以把鸡蛋煮熟了。”
主持人 冀玉华:“那这个痛刚才你也提到了,哪怕是来一阵风,轻轻一吹他都会觉得撕心裂肺,刀割一般的疼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是的。”
主持人 冀玉华:“所以这个才是痛风的一个最明显的反应,对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对。”
连旭:“看这意思就有点像崴脚那种感觉,看不出来像是痛风发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它跟崴脚是完全不一样的,有几个区别。第一个的话,崴脚的疼痛程度没有它这么严重。第二个,崴脚的话不红。”
主持人 冀玉华:“是发紫和发青的是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对。另外的话就是崴脚的时候,就是你在受伤的时候疼,痛风的话,不是你受伤的时候疼,是在你安静的时候突然的疼痛。”
主持人 冀玉华:“那是不是对于很多病人来说,如果要是真的在脚面上看到这样的一些反应,我们很容易就和崴脚搞混,这样的话会不会耽误一些治疗啊还有诊断啊,您在接触病人的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过误诊的病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多得是了,因为痛风,老百姓很多还没有认识到,很多人在来门诊之前的一天,可能打了羽毛球,剧烈运动了,之后再出现痛风的发作,这种情况下,他老是自认为是外伤,扭伤引起来的,所以他就去急诊科或是骨科去看。”
任青:“我想问一下,痛风难道只有脚指头才这样腾吗?这是痛风的表现吗?因为我记得我婆婆是浑身疼啊,不是只有脚指头。”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就是大部分病人都会累及到脚指头,有个统计,痛风病人第一次发作,大概有70%的病人他是会第一跖趾关节(疼痛)。”
主持人 冀玉华:“绝大多数人是有这样的反应。”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整个病程中间大约有90%,但是其他部位它也会出现疼痛,实际上整个脚疼痛是最多的,这个是最多的,然后是脚背还有脚后跟,这些地方都有可能,当然还有其他关节,还有膝关节,还有手的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这些都有可能,但是有个特点,越是远离躯体的关节越容易犯,越是靠近躯体的关节越很少犯。”
主持人 冀玉华:“那要说靠近身体的话,就是像肩关节或者是髖关节,这两个地方反而不容易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
主持人 冀玉华:“远离身体的一些小关节,手、腕、肘、膝、踝都是容易犯的一些部位。只是刚才您提到它作为单纯的集中在关节的这个部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
主持人 冀玉华:“那这个东西很奇怪,它为什么光会长在关节,尤其是离身体比较远的这些关节的地方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这一点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为什么肌肉不长,然后就关节里面长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关节咱们活动多,活动多以后会容易产生乳酸,酸一多了以后,这个尿酸它在酸性环境里面,它是容易沉积的。第二点就是关节血管少,血管少,末梢循环不好的话,它就会出现这些温度低或者是你即使来了东西以后也出不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关节里面有很多关节滑液,很粘稠,粘稠的话,这些沉积以后,它就粘在上面了,粘在上面以后它就很少能弄走,主要是这三方面的原因。”
主持人 冀玉华:“所以刚才您也提到了,如果在这些关节当中出现了特别疼的一些反应,尤其是表面还会有红、热、胀一系列的表现,都恐怕要想一想是不是痛风出现了,那除此之外,咱们还能够通过身体哪一个部位的改变,也能够判断一下是不是痛风到来。来看看下一个问题,您知道吗?痛风有可能通过哪一个部位会看出来?咱们看看看哪儿?耳朵?眼睛?鼻子?看的地方好象和痛风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是其中有一项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是哪里呢?
那我们来看看大家是否清楚了?看哪个部位呢?眼睛,通过眼睛能看出来吗?教给大家辨别的办法,您可以通过看?”
主持人 冀玉华:“这里是由无限极独家冠名播出的《健康之路》节目。您可以通过看耳朵,真的是能听到痛风来了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确实是耳朵,耳朵的话,它主要是看这个耳廓。”
主持人 冀玉华:“这儿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耳廓,这些轮廓这些地方,我们看门诊的时候,我们会先去关注耳廓,你看这个图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这是长了(痛风石)。”
主持人 冀玉华:“像起了个痘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起了个痘痘,白色的,然后不痛不痒,很多病人都不知道,根本不去摸。我们看门诊的时候,只要他痛风好几年了,我们第一个反应就是先去摸摸这个耳廓有没有疙瘩。”
主持人 冀玉华:“为什么会在耳朵上长出这样的东西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地方血液循环比较差,温度比较低,因为痛风石它是一种盐,它容易在血液循环不好的地方,然后在这里沉积,温度比较低的地方沉积,所以耳廓就很容易出现晶体的沉积。”
主持人 冀玉华:“那您看这个图片就特别明显了,咱们光看都能够看出来长东西了,如果要没到了那么严重的程度,我们可以用手能够摸得出来吗?这个地方有一些什么疙疙瘩瘩的东西。”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能摸出来。就是轻轻地一摸,以后就能摸出来有没有一个小的硬的一个像沙子一样的东西。”
主持人 冀玉华:“整个耳朵这个边缘都会长吗?还是光集中在耳尖?”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都是耳廓。”
主持人 冀玉华:“这一条都会长对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都会,但是这个不会,耳垂不会。”
主持人 冀玉华:“就是里头的带窝的这些地方都有可能会长?”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比较硬的地方。耳垂是不会的。”
主持人 冀玉华:“而且刚才您提到长在耳朵上,这个叫痛风石是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
主持人 冀玉华:“痛风石可能好多观众就不太明白,它是真的石头长在身体里面了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就是类似于石头,就是一种尿酸盐结晶体沉积在这个部位的话,引起的一种类似于石灰样的东西。”
主持人 冀玉华:“您看比如说,以前我们节目当中给大家展示过肾结石是什么样的,胆结石是什么样的,其实那些石头摸起来那个质感真的就像石头一样,它非常的沉,就砸在地上都咣当一声的。这个痛风石也像那样的一些质感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那倒没有那么硬了,它主要是摸起来有点像那个,像石灰一样的,你看,像石灰一样的东西。”
主持人 冀玉华:“就是碎渣渣是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就渣渣,对。有的病人到了晚期,大概平均在十年以后就会出现关节部位、耳廓到处都会出现痛风石这个石头,你把它抠下来以后的话,就这个样子。”
任青:“那是因为就是这个长得像石灰一样的东西才导致它痛风的原因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就是它引起来的,跟它有关系,但不是它直接导致的,你看它在显微镜下一看,确实像针一样的,就是咱们家里面缝衣服用的针,但不是说这个针扎到这个地方以后引起疼了,而是我们人体里面有一些防卫系统,白细胞,它看见有异物来了以后的话,它就把它吞掉了,把它吃了。”
主持人 冀玉华:“白细胞把这些小结晶给吃掉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吃掉,吃掉以后它自己就崩解了,崩解以后就出来很多一些致炎的物质,这些物质就引起发言,引起疼痛。”
任青:“我特别想知道,刘教授,这个痛风石是一开始,比如说痛风的时候一发病就开始有了,还是说等到痛风很严重之后它才会发展出来再长在耳朵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开始的时候往往不太严重,可能看不到痛风石,实际上痛风刚开始的话,它只是表现为高尿酸血症,但是随着你时间越长,尿酸越高,它就会到处都会沉积,咱们看这个图就可以看出来,你看这个脚指头,实际上这里面全是痛风石。”
任青:“不是拇外翻是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不是。”
主持人 冀玉华:“不是骨头支出来了,而是长了一块石头一样的东西。”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对。”
主持人 冀玉华:“那这肯定是没有办法走路了,这得多疼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这个它不发作的时候它不疼,它只是发作的时候疼。它平常的话主要是不好走路,以后以至于它自己的鞋都穿不了了。”
主持人 冀玉华:“到底我们身体出现什么问题才会有痛风出现呢?我们来一同寻找一下原因。痛风是人体哪里出现问题所导致的呢?是骨头出问题了呀,还是肌肉有变化,还是内脏出状况了呢?看看大家是否清楚,请先选择。
任青清楚吗?是哪里出现问题才会痛风?”
任青:“我觉得肯定是骨头嘛,这刚才图片那么明显,脚都成那样了,一大块儿,肯定是骨头变形了然后引起了这个。”
连旭:“对,它本身就长在骨头上了,就跟那骨质增生似的,您那骨头有毛病了,它才增生呢,所以它既然长哪儿,那就是哪儿的毛病,跟内脏、跟肌肉和内脏什么都没有关系。”
任青:“挨不着。”
连旭:“对。”
任青:“太那个什么了。”
主持人 冀玉华:“我们来看看大家怎么认为这个事情的呢?出现问题的是骨头或者是肌肉,这个和关节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了,是不是骨头和肌肉出问题了呢?不是,而是内脏。”
任青:“和内脏有什么关系?”
连旭:“就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最主要是肝脏和肾脏里面的一个酶,代谢酶出问题了,有的是由于遗传因素,或者是其他一些因素的话,导致它尿酸的一个形成过程中间,就产生过多了。从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像骨头出问题,但实际上的话,确实是脏器里面的酶发生改变,以后引起尿酸过多,要么的话就产生过多,要么的话就排不出去,两者如果说又产生过多,又排不出去的话,这尿素就更多了,更多以后就沉积在各个地方。”
主持人 冀玉华:“这跟咱们从外面摄入一些东西有没有关系呢?比如说跟吃的、跟喝的有没有关系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了,平常跟吃和喝也是有关系的,但是有的正常人的话,就是他有这种酶的话,它就能够代谢得挺好的,但是有的有家族史的,比如说酶的缺陷的一些病人的话,它就代谢不了,代谢不了的话,加上他吃得多以后,他就出现高尿酸。”
主持人 冀玉华:“那这属于什么形成的疾病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是属于代谢性的疾病。代谢性疾病主要指的是你人体的这些嘌呤,这些尿酸,整个就类似于糖尿病一样的,还有血糖一样的,就是说它是人体所需要的一些东西,相当于就是说你吃进去了东西,以后要经过消化、通过吸收,之后要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受到影响,这就是代谢。”
主持人 冀玉华:“您一直在提尿酸高,尿酸高,这个尿酸怎么会导致那么疼痛的一种痛风出现?这个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这个的话,咱们可以看一看,实际上尿酸形成的话,咱们要特别去了解,你像食物通过食道、胃产生这个核酸,核酸在肠道里面转化为嘌呤,嘌呤在肝脏里面转化为尿酸,尿酸它有两个排泄途径,一个是肠道通过粪便,还有一个通过肾脏的尿液。实际上跟尿酸的话,除了食物以外,它还有一个地方来源,就是人体的新陈代谢,有些死亡的细胞,还有一些什么体内的氨基酸、蛋白质,以后它也会产生尿酸,如果说这条途径中间有任何一个地方出毛病,都会导致尿酸的增高,而沉积在关节的局部。”
主持人 冀玉华:“所以好象现在从这个图上咱们能够看到,跟一些重要的脏器都有关系,像胃、肠道、肝脏、肾脏,这似乎联系都非常的紧密,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哪一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最为关键的还是肝脏和肾脏。”
主持人 冀玉华:“这是俩同时出问题才得痛风吗?还是有一个有问题就会得痛风?”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这个的话,有的时候是一个,有的时候是两个。”
主持人 冀玉华:“那可能这个过程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们就搞不清楚。那既然每个人可能肾脏和肝脏的代谢能力并不相同,为什么有人代谢好,有人就代谢不好,有的朋友就会出现痛风呢?我们让何嘉博士通过一个形象的演示来帮助您。好,有请何博士。”
医学博士 何嘉:“好的,小冀,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来了解一下,在我们身体当中和尿酸有关的这样的一个代谢过程。那么我这里给大家准备了几种颜色不同的小球,这个橙色的小球它代表的是我们食物当中天然就含有的核酸的成分。这个绿色的小球叫做嘌呤,嘌呤它是核酸的组成部分,而这个红色的小球代表的就是尿酸。现在在我的面前有三个这样的滚筒,这样的箱子,它分别代表我们不同的脏器。首先第一个箱子是我们的肠道,也就是我们发生消化的地方。第二个是我们的肝脏,是我们进行代谢的这样一个脏器。最后的这个位置是我们的肾脏,也就是排泄的器官。核酸是存在于我们的细胞当中的,不管是我们吃的动物性的食物还是植物性的食物,它们都是含有核酸的,当核酸进入我们体内之后,它会进行消化、分解变成嘌呤,而嘌呤就随着我们血液循环,经过血液进入到我们的肝脏当中,进入肝脏了,在肝脏这里,嘌呤它就会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生化反应,它变成尿酸,变成橙色的小球了。接下来肝脏再通过血液循环,把这个红色的小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尿酸,输送到肾脏当中,现在这个肾脏一来,代谢废物尿酸来了,那要怎么办呢?我们就要把它排出体外,生成尿液,就从肾脏排掉了,这样就是一个正常的尿酸代谢过程。
但是有些人说,我这个饮食当中的嘌呤也不多,那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这个时候我们就来看一看我们的两个脏器就有可能有问题了,一个就是我们的肝脏,首先来看一看肝脏要出了问题会怎么样?这个时候我们吃进去的核酸的量也是一致的,还是三份,和我们正常的量是差不多的,这个时候我们分解代谢得到的嘌呤也是一定的量,并没有超量。当这个嘌呤进入肝脏之后就出问题了,现在我们肠道已经把这个嘌呤输送到我们的肝脏当中了,这个时候有可能肝脏它自己本身有一些酶,它的含量发生了变化,就生成了多量的尿酸,当这些尿酸再进入到我们的肾脏来进行排泄的时候,它就超过了肾脏的排泄能力,于是就有多余的尿酸成分没有被排出去,因此进入到我们的血液循环当中,这是肝脏出了问题。那么如果是肾脏出了问题又会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一看,吃进去的核酸的量是一致的,还是这么多,并没有超量,它生成的嘌呤的量当然也是固定的,就通过血液循环还是把嘌呤输入到了我们的肝脏当中。肝脏的功能没有问题,是多少的嘌呤就生成了多少的尿酸,这个三份的尿酸和刚才一样,它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它并没有超量,通过我们的肾脏,那这三份的尿酸对于正常人来说它把它排泄出去那万千没有问题,但是有的人他的肾脏排泄功能可能有问题,比如说有一些肾炎或者是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它排出去的量就变少了,本来应该排掉三份,现在还剩了一份下来,我们最后多余的这些尿酸的成分,它不会老老实实地待在肾脏里面,它会重新进入到血液循环,如果这个过程长期进行下去,不管是我们吃得多,还是肝脏出了问题,还是肾脏出了问题,我们血液当中的尿酸就会越积越多,形成高尿酸血症。那么在条件适宜的时候,这些尿酸就会在我们身体形成痛风的痛风石结晶,因此我们就告诉大家这个痛风是和我们的脏器关系非常密切。”
主持人 冀玉华:“好,谢谢何嘉博士,有可能是肝脏和肾脏出问题才会导致痛风,这样就好了,就能够找对病因。那单位您刚才也提到了,主要是因为肝脏和肾脏都出现了一些代谢性的问题,它才会有痛风石的出现,才会疼。这些痛风石只会停留在关节上吗?它会往我们身体里边跑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这个痛风石的沉积的话,在全身各个部位都能沉积,但是唯一一个不沉积的地方是哪里呢?是中枢神经系统。”
主持人 冀玉华:“大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脑子里面。”
连旭:“那就行。”
主持人 冀玉华:“那你再看看如果要跑到别的地方去的话会有什么问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它的要求如果说沉积在关节里面,这个关节会导致关节炎,引起关节的变形。如果沉积在肾脏里面,就会引起肾病,引起尿毒症还有肾功能不全。”
主持人 冀玉华:“这是痛风引起的肾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如果说沉积在胰腺,这个胰腺的话,这个是肝脏,这个胰腺在这里,它就会损伤胰岛的β细胞,然后诱发或者是加重糖尿病。还有它可以沉积在血管,沉积在血管之后的话,可以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主持人 冀玉华:“堵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等等。”
连旭:“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刘教授,就是您刚才说的这些就算末梢的这些神经,或者是末梢的这些关节,那其实跟关节炎也差不多吧?也是发炎了吗?我听您这意思。”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实际上痛风的话,痛风病人去我们科去看病的时候,他往往是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炎,才去风湿免疫科去看病,所以就是它有了沉积的局部以后诱发了关节炎,所以我们叫痛风性关节炎。”
主持人 冀玉华:“就可能刚才咱们提到崴脚,也就可能会发生一些红肿热痛。”
连旭:“对。”
主持人 冀玉华:“关节炎它经常也会红肿热痛,所以很多时候咱们真的搞不清楚这种红肿热痛到底是由于关节炎所引起来的,还是说真的痛风发作了?咱们来看看有什么样的区别?它有一个疼痛的典型的特点,是跟时间有关系,什么时候这个脚趾疼应该警惕痛风?是早晨起来?大半夜的?还是下午的时候呢?看看大家是否清楚?
任青能够分清楚吗?”
任青:“它这句话说什么时候应该警惕痛风?警惕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半夜吧。”
连旭:“好多病都夜里头。”
任青:“对呀,夜里犯,因为夜里可能属于阳气往下沉,阴气上升。”
主持人 冀玉华:“你这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解释的是吗?”
任青:“这是一种感觉。”
主持人 冀玉华:“你已经中西融汇贯通了。”
连旭:“我觉得下午,为什么呢?因为刚才说了这个跟吃也有关系,你吃得多不消化,肝脏、肾脏不消化了,是不是一堆积就犯了病了。”
任青:“那是吃饱了撑的。”
连旭:“不是,吃饱了未必非得撑着,反正吃完以后你再一睡午觉,中午吃得撑点,多吃点肉。”
任青:“然后站不稳了是吗,脚指头就开始。”
连旭:“你又不运动,往那儿一躺铺不就。”
主持人 冀玉华:“代谢不出去。”
连旭:“就扎在根那儿,脚指头就肿起来,疼嘛。”
主持人 冀玉华:“您的意思就是饭后会疼对吗?”
连旭:“应该是饭后。对,对,对。”
主持人 冀玉华:“那我们来看看大家对这个问题是作何选择。早晨起来?早晨起来的时候会疼这是痛风吗?那我们看看,如果真的要是痛风会在?”
主持人 冀玉华:“这里是由无限极独家冠名播出的《健康之路节目》,如果真的要是痛风会在半夜的时候脚指头疼。”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确实是,痛风的发作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半夜两三点钟的时候疼醒。曾经我有一个同学,也是好哥们儿了。经常在外面吃喝,有一天晚上半夜给我打电话,说老同学,你得赶快过来,我这个疼得不行了。我说啥事?然后我赶快跑过去一看,就是一个痛风发作,所以这个痛风为什么在凌晨两三点容易发作呢?最大的原因就是病人往往在晚上,就是晚餐它吃得特别特别多,或者是喝啤酒海鲜什么之类的,然后到了后半夜的时候,这个尿酸堆积了,同时后半夜的时候吧,人体的新陈代谢各方面都是血流什么之类都是很慢的,它就流到,这个尿酸就沉积到关节的远端的时候,就是肢体的远端的时候,它就不走了,然后加上体温也是最低的,体温一低,然后血液循环一差,就沉积在局部了,然后就在局部发作了。所以一般都是凌晨两三点钟发作。”
主持人 冀玉华:“那也就意味着不是吃完饭之后马上就发作了,而是得隔一段时间才会体现出来特别疼。”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
主持人 冀玉华:“那这能不能够和关节炎也做一个鉴别呢?关节炎应该是不分什么时候都会疼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了,就是发作的时间是它鉴别其他关节炎,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一个很大的特点,所以我们在门诊的时候,我们先问病人,你刚开始疼是什么时候开始疼的?他说我是半夜凌晨两三点钟,你有了这一点的话,我们立马就想到这个有可能是痛风。”
主持人 冀玉华:“所以你看,你刚才不是提到那个小兄弟,你的同事他也有痛风吗?”
连旭:“他不小了,比我大,四十多了。”
主持人 冀玉华:“他痛风他一开始去哪个科看了跟你说了吗?”
连旭:“他还真没跟我说,反正是他现在也不怎么看了,久病成医了,就是严格的什么吃啊,喝啊特别注意了。”
主持人 冀玉华:“任青知道吗?真的要是说怀疑有痛风的话应该去哪个科去看?”
连旭:“问问刘教授是哪个科的。”
任青:“不是,因为刚才刘教授说了,说要看尿酸,我觉得应该去泌尿科。”
连旭:“什么泌尿科?”
任青:“怎么没这个科吗?”
连旭:“刘教授您是哪个科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我是风湿免疫科。”
连旭:“对,对,风湿免疫科嘛。能说得明白就是专家。”
任青:“对,对,就是风湿免疫科。”
主持人 冀玉华:“好狡猾呀你。”
任青:“对,对,对。风湿科。”
主持人 冀玉华:“但一般是不是好多人都不能够一下子看准这个科室?”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有很多病人他不知道来风湿免疫科看,但是的话,有其他科也能看,你像早期没有发作的时候,它仅仅有高尿酸血症的时候,也可以去内分泌科。”
主持人 冀玉华:“内分泌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内分泌。内分泌主要看糖尿病、甲亢什么之类的,它也看高尿酸血症。但是如果说痛风又发作了,有关节炎的发作了,一般来说的话,就主要是看风湿免疫科,但是到了晚期,有的肾脏出毛病了,得尿毒症了,那这个时候就得去看泌尿外科或者是肾内科。”
主持人 冀玉华:“那真的要是想确诊的话,大家想一想知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样的检查才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的情况?”
连旭:“就查尿液酸了,不是。”
任青:“尿液酸。尿酸。应该是验尿。”
连旭:“尿酸一高了,就是验尿。对,就是验尿。”
主持人 冀玉华:“验尿对吗?来帮助确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验血。”
主持人 冀玉华:“验尿不对,得验血。”
任青:“怎么验血呢?这个不是尿酸,怎么跟血又扯上关系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它是血中的尿酸。”
任青:“血里边的尿酸。”
连旭:“和尿没什么事,没关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
主持人 冀玉华:“那就是得去先抽血,然后再化验看看尿酸是不是高了是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以前可能没有重视,就不带这一项,现在的话都很重视了,就是体验的时候就顺便给带上了。”
主持人 冀玉华:“那一般来说验血不是初步的检查吗,这个能够作为确诊的一个标准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那也不能确诊,就说痛风发作的时候,它尿酸有时间它是不高的。因为你发作的时候疼得够呛,疼得够呛的时候人体会产生一种肾上腺素,这种肾上腺素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所以这个时候,它尿酸有时候就不高了。验血的话一般需要在不发作的时候,或者是你平常或者是你去做体验的时候,你不发作的时候你去测,那个时候往往是准确的。”
主持人 冀玉华:“那要是正发作,特别疼的时候要去确诊是不是真的痛风那应该做什么样的检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最大的确诊的办法的话就是关节腔里面然后抽出关节液以后,到显微镜下一看,是不是尿酸液结晶存在。”
主持人 冀玉华:“就是要看到那块大脚趾肿了,然后您再扎一针,再抽点关节液出来是这意思吗?”
连旭:“太狠了,人都疼成那样了,您还得插进去根针去再抽点血。”
任青:“听着都疼。”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所以我们一般来说是不去,就发作期的时候我们不去做穿刺,因为确实这个时候可能会加重病人的痛苦。”
主持人 冀玉华:“对呀,那吹阵风都疼得要死要活的,您再扎根针进去,这谁受得了啊。咱能想点温柔的办法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有,我们现在有温柔的办法是什么呢?做B超,同时也可以做双能CT,可以做影象学检查。还有一个我们医生综合判断,有经验的大夫往往一看就知道,哪些标签呢?一看起病很快,看起来的话它这个快,24小时之内就达到高峰了,最疼。然后往往是单关节红肿热痛,早期,但是晚期的话可以多关节。有可疑的痛风石,有的话你一看耳廓这地方一摸有痛风石,那样的话你平常一测的话有高尿酸血症。我们综合判断的话,它很有可能这个病人就是痛风。”
主持人 冀玉华:“那您刚才提到像B超、CT也是能够帮助我们医生来诊断到底是不是真的痛风到来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刘湘源:“对。”
主持人 冀玉华:“所以今天我们让大家了解痛风真的要是发作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表现,那如果在发作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去对待它,包括在饮食上怎么样来控制,那么接下来的几天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