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李学民
视频链接:http://news.cntv.cn/2015/04/18/VIDE1429358935729759.shtml
主持人 劳春燕:“开车打手机看手机是个陋习,很多人都干过,因为开车打手机看手机引发的事故,我们的节目里也是不止一次地播出过,可是有人就是不当回事,类似的事故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今天,我们就从科学的角度,再来看一看这个陋习的危害。”
这是贵州省都匀市一个十字路口发生的一场车祸,一辆黑色越野车左转穿过十字路口,将一名正过马路的环卫工人从背后撞倒在地并碾压,导致环卫工人当场死亡。事后,驾驶员高某被刑事拘留,经他交代,当时正在用手机和朋友打电话。
肇事司机 高某:“就没注意到前方有人,然后就一下子撞上去。”
事故发生触目惊心,原因是因为开车用手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行为,否则将处警告或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同时一次记两分。然而以开车用手机为关健词在网上进行搜索,可以发现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接电话、看导航、看短信、甚至还有炒股票,都是开车用手机的理由。
央视网的调查也显示,68%的司机有过开车打电话的行为。开车打手机究竟会带来多大危险,发生车祸是偶然还是必然呢?记者进行了实验。这是可以通讯的两辆试验车,被测者坐在后车上边接听电话,边驾驶。
前车不定时给出指示灯,模拟道路上的突发状况,被测者看到后,需迅速坐出同样的动作,气筒会计算出被测者的反应时间。
测试结果表明,打电话时,男被测者对前车信号的反应比正常开车时平均慢了近一倍,有一次长达5秒后才作出反应。这5秒钟意味着当车速为60km/h时,如果突然出现一个行人,从看到行人到做出刹车反应,车已经开出了83米,行人很有可能已经被轧在车轮下。而这名女被测者不仅仅是反应迟缓,还出现了好几次险情。
被测试者:“因为当时可能打电话说了什么,就没注意到那个马路牙子。”
没过多久在倒车时又差点撞上了后车。
被测试者:“就是没有注意到后车,当时后车也在按喇叭,因为打电话没有听到,距离可能就差那么一点了,然后就撞上了,但是完全没有感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鲁光泉:“很多人觉得其实我打电话的时候,我也是看了路的,但是实际上,并不完全一样。在打电话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就会从路面离开,注意不到路上,有一些危险的信息。”
开车打电话存在安全隐患,那么边开车边看手机又会有多大危险?记者也进行了试验。
首先测试了开车状态下司机观看手机时视野的变化。
结果显示,被测者看手机驾驶时视野范围都比正常视野缩小了近一半。
接下来,记者又测试了开车看手机时,司机忽略路面信息的情况。这些匀速移动的视标模拟的是车以每小时30公里行驶时的路面信息,被测者边阅读一条约20字的短信边读出视标。
结果显示,4名不同年龄的被测者都漏掉了一些信息,其中两名中年被测者还读错了信息。
北医三院眼科 主任医师 李学民:“从近处看远处,或者从远处看近处的时候,他会有一定切换的时间,称之为调节力,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调整力会下降,所以35岁40岁以上的受试者,错误数量增多。”
可见,开车看手机,不仅会漏掉一些路面信息,还有可能错误理解前车的信号,导致追尾。
记者接下来在模拟驾驶实验中,测试了司机在驾驶过程中看手机是否会导致反应迟钝。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来短信时,男被测者的反应迟钝了近两秒,这极易造成追尾事件。反应变慢的情形在这位女测试者身上体现更明显,短短的看一条短信时间,女测试者急刹车的现象发生了多次。
可以看到,开车看手机会导致遗漏信息、反应变慢、盲驶等种种危险。央视网的调查也显示,参与调查的网友中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在边开车边看手机时遇到过危险。因此,有人大代表建议,将开车玩手机列入危险驾驶罪,处以刑罚。
主持人 劳春燕:“想想我们遇到的许多麻烦事,还不都是因为面对警告不当回事?非要撞了南墙才回头吗?可是等真出了事,后悔也晚了。养成开车不打手机不看手机的好习惯,既是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也是公共安全的底线,为了自己好也为了大家好。咱们最好还是安全驾驶,免的撞了南墙难回头。”